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1.2.1 课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论 | 第12-14页 |
1.2.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鉴别方法 | 第15-32页 |
2.1 问题的提出 | 第15页 |
2.2 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概念及类型 | 第15-16页 |
2.3 鉴别道路事故黑点(段)方法的分析比较 | 第16-22页 |
2.3.1 道路事故多发点(段)鉴别方法介绍 | 第16-21页 |
2.3.2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鉴别方法的分析 | 第21-22页 |
2.4 道路事故多发点(段)优化鉴别方法 | 第22-28页 |
2.4.1 道路事故多发点优化鉴别方法的指导思想 | 第22-23页 |
2.4.2 道路事故黑点优化鉴别方法的操作步骤 | 第23-25页 |
2.4.3 道路事故黑点优化鉴别方法的应用算例 | 第25-28页 |
2.5 本课题所采用的“黑点”识别方法 | 第28-30页 |
2.6 结语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成因分析 | 第32-62页 |
3.1 道路状态与交通事故的关系 | 第32-48页 |
3.1.1 交通流量及交通组成对交通事故的影响分析 | 第32-35页 |
3.1.2 直线段的长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3 道路曲线线形与交通安全分析 | 第36-40页 |
3.1.4 路面状况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第40-42页 |
3.1.5 道路几何特性指标与交通事故的关系 | 第42-43页 |
3.1.6 公路平面交叉口与交通事故的关系 | 第43-45页 |
3.1.7 桥遂与路线线形组合的关系 | 第45-46页 |
3.1.8 路肩与路缘带上树的栽植与障碍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 第46-47页 |
3.1.9 行车道数量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 第47页 |
3.1.10 交通管理设施与交通事故 | 第47-48页 |
3.2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的抽象函数表达 | 第48-58页 |
3.2.1 事故多发道路的事故形态及成因分析 | 第49-53页 |
3.2.2 事故多发地点成因定量分析 | 第53-58页 |
3.3 改善危险路段 | 第58-62页 |
3.3.1 研究危险路段的目的 | 第58-61页 |
3.3.2 消除危险路段的实效 | 第61-6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2-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