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10页 |
1.1.1 沉水植物现状及水质问题 | 第7-9页 |
1.1.2 水景观需求下的沉水植物群落生态设计运用 | 第9-10页 |
1.2 沉水植物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2.1 沉水植物概念 | 第11-12页 |
1.2.2 沉水植物生态功能 | 第12页 |
1.2.3 水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 | 第12页 |
1.2.4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 | 第12-13页 |
1.2.5 维护底质环境稳定 | 第13页 |
1.2.6 沉水植物净水功能 | 第13页 |
1.2.7 缓冲作用 | 第13-14页 |
1.2.8 对藻类的化感作用 | 第14页 |
1.2.9 其他生态作用 | 第14页 |
1.3 环境条件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4-19页 |
1.3.1 光照 | 第15页 |
1.3.2 温度 | 第15-16页 |
1.3.3 PH | 第16页 |
1.3.4 水位 | 第16页 |
1.3.5 水流 | 第16-17页 |
1.3.6 底质 | 第17-18页 |
1.3.7 其他因素 | 第18-19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贵州省沉水植物种质资源概况及调查分析 | 第23-33页 |
2.1 贵州沉水植物种质资源概况 | 第23-26页 |
2.1.1 研究地概况 | 第23页 |
2.1.2 贵州沉水植物种类概述 | 第23-26页 |
2.1.3 小结与讨论 | 第26页 |
2.2 贵州沉水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 第26-33页 |
2.2.1 地点选择 | 第26-27页 |
2.2.2 调查方法及内容 | 第27页 |
2.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7-28页 |
2.2.4 沉水植物资源 | 第28-33页 |
第三章 贵州沉水植物观赏性状分析及园林应用 | 第33-56页 |
3.1 观赏特性 | 第33页 |
3.2 观花特征分析 | 第33-37页 |
3.3 园林应用 | 第37-55页 |
3.3.1 园林应用中沉水植物筛选 | 第38页 |
3.3.2 群落设计原则 | 第38-39页 |
3.3.3 自然状态沉水植物群落 | 第39-42页 |
3.3.4 模拟自然群落配置及其景观效应 | 第42-47页 |
3.3.5 沉水植物在景观中的配置 | 第47-48页 |
3.3.6 模拟群落配置及其景观特色 | 第48-54页 |
3.3.7 小结 | 第54-55页 |
3.4 沉水植物种植注意事项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沉水植物在剑江路忠庄河景观方案中的应用 | 第56-67页 |
4.1 区域概况 | 第56页 |
4.2 剑江路忠庄河池景观提升设计方案 | 第56-66页 |
4.2.1 场地概况 | 第56-57页 |
4.2.2 设计理念 | 第57-59页 |
4.2.3 忠庄河设计分析 | 第59-61页 |
4.2.4 沉水植物配置应用 | 第61-66页 |
4.3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68页 |
5.2 创新点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