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属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淫羊藿属的分类学研究概述 | 第11-21页 |
·分类学简史 | 第11-14页 |
·植物形态 | 第14-18页 |
·现代分类学研究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概述 | 第21-33页 |
·用于植物系统分类的分子标识 | 第21-29页 |
·RFLP | 第21-22页 |
·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 第22-25页 |
·DNA序列 | 第25-29页 |
·系统树的构建 | 第29-33页 |
·简约法 | 第29-30页 |
·最大似然法 | 第30-32页 |
·邻接法 | 第32页 |
·聚类法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淫羊藿属植物的ITS序列分析 | 第33-54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9页 |
·DNA样品的制备 | 第34-35页 |
·PCR扩增ITS区 | 第35页 |
·PCR产物的纯化(透析袋法) | 第35-36页 |
·ITS区的克隆 | 第36-37页 |
·测序用质粒DNA的提取 | 第37-38页 |
·ITS区序列的测定 | 第38-39页 |
·序列分析方法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4页 |
·PCR扩增产物及克隆片段的检验 | 第40-41页 |
·ITS1和ITS2区的全部序列 | 第41-47页 |
·ITS1和ITS2在类群内的变异情况 | 第47页 |
·依据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 第47-49页 |
·讨论 | 第49-54页 |
第四章 淫羊藿属植物的RAPD分析 | 第54-74页 |
·实验材料 | 第54-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58页 |
·DNA样品的制备 | 第55页 |
·DNA片段的扩增和分离 | 第55-57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74页 |
·DNA扩增引物的筛选 | 第58-60页 |
·最适扩增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60-63页 |
·RAPD产生的全部数据 | 第63-68页 |
·数据分析结果 | 第68-70页 |
·讨论 | 第70-74页 |
第五章 结果和讨论 | 第74-81页 |
第六章 中国淫羊藿属新类群 | 第8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作者简历 | 第95-96页 |
附录1 淫羊藿属花粉的外壁纹饰及其分类学意义 | 第96-104页 |
附录2 淫羊藿属植物中的黄酮类成分及其分类学意义 | 第104-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