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炼油废水概述 | 第7页 |
·回用现状及难点 | 第7-8页 |
·炼油废水外排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 第8-11页 |
·过滤及吸附技术 | 第8-9页 |
·膜分离技术 | 第9页 |
·氧化技术 | 第9-11页 |
·Fe-Cu微电解联合H_2O_2处理技术 | 第11页 |
·生物处理方法 | 第11-12页 |
·再生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和要求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3-16页 |
·主要任务 | 第13-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2 方法的选择 | 第16-37页 |
·试验部分 | 第16页 |
·废水来源及水质 | 第16页 |
·试验仪器 | 第16页 |
·分析方法 | 第16页 |
·试验方法及结果 | 第16-36页 |
·K_2FeO_4氧化深度处理 | 第16-18页 |
·活性炭+H_2O_2吸附催化氧化深度处理 | 第18-21页 |
·US-Fenton催化氧化深度处理 | 第21-30页 |
·H_2O_2强化Fe-Cu催化微电解深度处理 | 第30-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3 Fe-Cu催化微电解/Fenton联合协同处理动态试验 | 第37-48页 |
·试验部分 | 第37-41页 |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37页 |
·试验装置 | 第37-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41页 |
·分析方法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7页 |
·H_2O_2投加量对COD_(Cr)和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pH值对COD_(Cr)和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2页 |
·流量对COD_(Cr)和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Fe-Cu质量比对COD_(Cr)和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正交试验 | 第44-45页 |
·二次Fenton处理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4 后续处理试验 | 第48-60页 |
·试验部分 | 第48-50页 |
·试验材料 | 第48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氧化絮凝除Fe~(2+)试验 | 第50-52页 |
·调节pH值直接絮凝 | 第52-54页 |
·氧化处理 | 第54-56页 |
·软化试验 | 第56-57页 |
·絮凝试验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5 深度处理效果及回用作循环冷却水的可行性研究 | 第60-64页 |
·深度处理效果 | 第60-61页 |
·炼油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研究 | 第61-63页 |
·试验部分 | 第61-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附录A | 第75-78页 |
附录B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