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页 |
一、侵犯专利权犯罪概述 | 第9-13页 |
(一) 专利权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 第9-11页 |
1. 专利权的概念 | 第9页 |
2. 专利权的基本内容 | 第9-11页 |
(二) 侵犯专利权犯罪概念分析 | 第11页 |
(三) 当前我国侵犯专利权犯罪的状况和特点 | 第11-13页 |
1. 跨地区作案的比例不断增加 | 第12页 |
2. 犯罪手段高智能性和隐蔽性导致司法认定难度较大 | 第12页 |
3. 共同犯罪比重越来越大 | 第12页 |
4. 单位犯罪占相当比例 | 第12-13页 |
5. 单位犯罪目的多为本单位获取经济利益 | 第13页 |
6. 生产性公司企业作为被害人比例增大 | 第13页 |
二、假冒专利罪若干问题探析 | 第13-23页 |
(一) 假冒专利罪有无犯罪未遂问题探析 | 第13-15页 |
(二) 假冒专利罪的一罪与数罪问题探析 | 第15-17页 |
1. 行为人既假冒他人专利又生产假冒他人专利的伪劣产品的应如何定性 | 第15-16页 |
2. 行为人伪造专利行政管理部门的印章,然后再排印他人专利证书、专利文件的文字、图案,进而在伪造的证书、文件文本上加盖印章完成伪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的应如何定性 | 第16-17页 |
(三) 假冒专利罪的实行行为认定 | 第17-18页 |
(四) 假冒专利行为与冒充专利行为的界限以及冒充专利行为的定性 | 第18-20页 |
(五) “歪打正着”的假冒专利行为应如何定性 | 第20-21页 |
(六) 情节严重的非法实施他人专利行为应否入罪 | 第21-23页 |
三、完善我国专利权刑法保护的若干构想 | 第23-30页 |
(一) 有关国家和地区专利权刑法保护考察 | 第23-26页 |
1. 美国专利权的刑法保护 | 第23-24页 |
2. 德国专利权的刑法保护 | 第24页 |
3. 日本专利权的刑法保护 | 第24-25页 |
4. 我国台湾地区关于专利权的刑法保护 | 第25-26页 |
(二) 完善我国专利权刑法保护的若干构想 | 第26-30页 |
1. 增设若干罪名 | 第27页 |
2. 加大罚金刑的适用力度,改革罚金制 | 第27-29页 |
3. 增设资格刑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后记 | 第33-34页 |
法律硕士论文评阅特别提示 | 第34-35页 |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