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对内部控制涵义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对内部控制产生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6页 |
·对演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对内部控制演进轨迹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8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9-20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内部控制产生的历史回溯和分析 | 第22-29页 |
·内部控制产生的历史回溯 | 第22-24页 |
·内部控制思想和最初实践的历史回溯 | 第22-23页 |
·企业内部控制产生的历史回溯 | 第23-24页 |
·分析内部控制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产权理论 | 第24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25页 |
·对内部控制产生的分析 | 第25-29页 |
第三章 内部控制演进分析的理论阐述 | 第29-38页 |
·演进理论的概述和比较 | 第29-34页 |
·马克思主义的演进理论 | 第29页 |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 第29-33页 |
·演进理论的比较 | 第33-34页 |
·博弈论概述 | 第34-36页 |
·构建内部控制演进博弈模型的构想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内部控制演进博弈模型的构建 | 第38-43页 |
·博弈模型的选择 | 第38页 |
·模型基本假设 | 第38页 |
·内部控制演进力量分析 | 第38-39页 |
·内部控制演进力量分析 | 第38-39页 |
·演进力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39页 |
·构建内部控制演进博弈模型 | 第39-43页 |
·参与人 | 第39-40页 |
·行动 | 第40页 |
·信息 | 第40页 |
·战略 | 第40页 |
·支付函数 | 第40-41页 |
·结果 | 第41页 |
·均衡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基于博弈模型的内部控制演进分析 | 第43-59页 |
·内部控制演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第43-45页 |
·基于博弈模型的内部控制演进类型 | 第45-47页 |
·内部人推动演进的类型 | 第46页 |
·外部人推动演进的类型 | 第46-47页 |
·基于博弈模型的内部控制演进历时性分析 | 第47-52页 |
·自发性内部控制阶段 | 第47-49页 |
·自觉性内部控制阶段 | 第49-51页 |
·他律性内部控制阶段 | 第51-52页 |
·基于博弈模型的内部控制演进趋势分析 | 第52-58页 |
·影响因素的演进分析 | 第52-57页 |
·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更高层次的自觉性内部控制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基于博弈模型的我国内部控制演进分析和建设建议 | 第59-64页 |
·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 | 第59-60页 |
·基于博弈模型对我国内部控制演进的分析 | 第60-61页 |
·基于博弈模型对我国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 第61-6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