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3-18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3-14页 |
·系统各模块主要功能简介 | 第14-16页 |
·传感器及信号调理模块 | 第14页 |
·单片机主控系统 | 第14-15页 |
·存储器模块 | 第15页 |
·时钟日历芯片的选择 | 第15页 |
·键盘、液晶显示及打印模块 | 第15-16页 |
·电源模块 | 第16页 |
·基于C8051F020 单片机的动态称重系统的特点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动态称重传感器的设计 | 第18-24页 |
·传感器的选择 | 第18-19页 |
·传感器弹性体设计 | 第19-20页 |
·传感器内部电路原理 | 第20-22页 |
·传感器固定装置设计 | 第22-23页 |
·动态称重传感器的性能参数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动态称重信号调理及电源电路设计 | 第24-33页 |
·称重信号放大电路 | 第24-27页 |
·仪表放大器原理 | 第24-25页 |
·AD623 放大电路 | 第25-27页 |
·滤波电路设计 | 第27-30页 |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第30-32页 |
·10V 供桥电压设计 | 第30-31页 |
·系统供电设计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C8051F020 单片机系统及外围接口电路 | 第33-55页 |
·C8051F020 单片机 | 第33-37页 |
·C8051F020 单片机简介 | 第33-34页 |
·C8051F020 内部资源 | 第34-37页 |
·A/D 转换 | 第37-40页 |
·ADC 的精度与通道 | 第37-38页 |
·参考电平 | 第38页 |
·中断数据采集触发 | 第38-40页 |
·C8051F020 ADC 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40页 |
·存储器扩展 | 第40-44页 |
·外部RAM 扩展 | 第40-42页 |
·AT24Cxx EEPROM 扩展 | 第42-44页 |
·接口电路设计 | 第44-53页 |
·键盘电路设计 | 第44-45页 |
·液晶显示接口电路 | 第45-46页 |
·打印机接口电路 | 第46-48页 |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 第48-49页 |
·USB HOST 接口设计 | 第49-51页 |
·时钟电路设计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动态称重系统软件设计 | 第55-72页 |
·软件设计原则与编程方法 | 第55-56页 |
·软件设计原则 | 第55页 |
·软件编程方法 | 第55-56页 |
·系统的功能介绍 | 第56-57页 |
·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57-64页 |
·系统的初始化 | 第59-61页 |
·中断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第61-64页 |
·接口驱动程序设计 | 第64-70页 |
·键盘接口程序设计 | 第64页 |
·液晶显示接口软件设计 | 第64-66页 |
·SMbus 读写EEPROM 的程序设计 | 第66-67页 |
·时钟管理程序设计 | 第67-68页 |
·打印机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 第68-69页 |
·USB 接口程序设计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动态称重系统精度分析及抗干扰措施 | 第72-77页 |
·车辆系统动态称重的数学模型 | 第72-73页 |
·影响动态称重精度的干扰因素及解决措施 | 第73-74页 |
·干扰因素 | 第73-74页 |
·解决措施 | 第74页 |
·数据处理方法及分析 | 第74-76页 |
·数据采集 | 第74页 |
·数据滤波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附录A 硬件原理图 | 第80-85页 |
附录B PCB 图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