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导言:研究的缘起、意义、现状及方法 | 第7-11页 |
| ·研究缘起 | 第7页 |
|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9-11页 |
| 2 课程回顾:伴随广西民族大学56 年历史 | 第11-18页 |
| ·三十年筚路蓝缕打基础 | 第11-13页 |
| ·二十年中兴发展上台阶 | 第13-16页 |
| ·六年精益求精创品牌 | 第16-18页 |
| 3 课程功能:民族观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第18-31页 |
| ·培育了共同团结奋斗的骨干力量 | 第18-28页 |
| ·积极为民族谋发展 | 第18-24页 |
| ·自觉引导民族和谐 | 第24-26页 |
| ·牢固树立民族问题警戒意识 | 第26-28页 |
| ·促进了民族社会的和谐发展 | 第28-31页 |
| 4 学理解析:从自在到自觉的民族意识良性调控 | 第31-45页 |
| ·自然顺应民族意识调控规律 | 第31-36页 |
| ·坚持人民利益最高原则 | 第31-32页 |
| ·以族际沟通为调控途径 | 第32-33页 |
| ·对民族意识要素全面调控 | 第33-36页 |
| ·自觉探索与遵循民族意识调控规律 | 第36-45页 |
| ·民族理论的学科危机与调控说的诞生 | 第37-39页 |
| ·遵循民族意识调控规律的自觉努力 | 第39-45页 |
| 5 结语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