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四、研究体例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基础理论 | 第14-22页 |
第一节 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 | 第14-18页 |
一、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与特征 | 第14-15页 |
二、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与特征 | 第15-17页 |
三、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分析 | 第18-22页 |
一、对公民环境知情权的保护 | 第18-19页 |
二、对政府依法行政和科学决策的要求 | 第19-20页 |
三、对社会稳定秩序的控制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法制现状 | 第22-28页 |
第一节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现行立法 | 第22-25页 |
一、环境保护与突发事件应对综合性法律的规定 | 第22-23页 |
二、环境保护单行法律及行政法规的规定 | 第23-24页 |
三、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对我国现行相关立法的解读评析 | 第25-28页 |
一、立法模式以政府主导型为主 | 第25-26页 |
二、法律规制多属原则性规定 | 第26页 |
三、对监督与救济机制重视不够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及时性 | 第28-38页 |
第一节 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及时性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一、突发环境事件属性要求信息公开需及时 | 第29页 |
二、对公众人身财产利益的保护要求信息公开需及时 | 第29-30页 |
三、对社会稳定秩序的确保要求信息公开需及时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公开及时性的法律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一、现行立法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 | 第32-34页 |
二、法律规定原则化的动因分析 | 第34-35页 |
三、法律规制过于僵化的后果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及时性的应然构想 | 第36-38页 |
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开及时性可操作性 | 第36页 |
二、建立突发环境事件中定期公开环境信息制度 | 第36-37页 |
三、利用多种公开方式确保信息公开的及时性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真实性 | 第38-47页 |
第一节 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真实性的价值剖析 | 第38-41页 |
一、突发环境事件中公共利益的保证 | 第38-39页 |
二、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职能与政府公信力的体现 | 第39-40页 |
三、突发环境事件中遏制谣言、稳定社会秩序的需求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公开真实性的法制现状反映出的问题 | 第41-44页 |
一、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真实性规范的弊端 | 第41-43页 |
二、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真实性的过程剖析 | 第43-44页 |
第三节 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真实性的理性设计 | 第44-47页 |
一、突发环境事件中公开真实性与及时性的选择与平衡 | 第44-45页 |
二、规范信息发布媒介及建立谣言控制机制 | 第45-46页 |
三、明确违反公开“真实性”的法律责任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统一性 | 第47-53页 |
第一节 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统一性的重要性分析 | 第47-49页 |
一、从公众角度出发——排除怀疑,去除芜杂谣言信息 | 第47-48页 |
二、从政府角度出发——建立诚信,提高事件处理能力 | 第48-49页 |
第二节 现行立法对统一性的约束暴露出的问题 | 第49-51页 |
一、法律对统一性规制的缺陷 | 第49-50页 |
二、公开的统一性不等同于单一主体公开 | 第50-51页 |
第三节 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统一性的实现路径 | 第51-53页 |
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职能 | 第51页 |
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建设 | 第51-52页 |
三、现有法律法规具体化,提高可操作性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