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6页 |
| ·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岩土体流变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工程边坡监测与预警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6-27页 |
| ·本文的总体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考虑岩土体流变特性的强度折减法研究 | 第29-49页 |
| ·引言 | 第29-31页 |
| ·理想弹塑性强度折减法 | 第31-35页 |
| ·弹塑性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 | 第31-33页 |
| ·有限元、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的优越性 | 第33-34页 |
| ·弹塑性强度折减法中的边坡整体失稳判据 | 第34-35页 |
| ·考虑岩土材料流变特性的强度折减法 | 第35-48页 |
| ·强度折减法中岩土体流变模型的选取 | 第35-36页 |
| ·Cvisc流变模型的计算原理 | 第36-41页 |
| ·考虑岩土体流变特性的数值计算中边坡失稳的判据 | 第41-42页 |
| ·算例分析 | 第42-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边坡岩土体流变参数的智能反演 | 第49-89页 |
| ·引言 | 第49-51页 |
| ·K108 边坡软弱夹层土体的室内流变试验 | 第51-56页 |
| ·试验方法及条件 | 第51-52页 |
| ·剪切蠕变试验资料整理 | 第52-54页 |
| ·蠕变模型的选择及流变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54-56页 |
| ·流变参数反演的理论 | 第56-64页 |
| ·流变参数反演的意义 | 第56-57页 |
| ·基于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粘弹塑性参数反演 | 第57-63页 |
| ·样本的构造 | 第63-64页 |
| ·反演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64页 |
| ·京珠K108 边坡病害工点软弱夹层流变参数的反演 | 第64-88页 |
| ·K108 滑坡工程特征 | 第64-68页 |
| ·K108 边坡工点深部位移监测资料分析 | 第68-73页 |
| ·软弱夹层流变参数反演 | 第73-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第四章 边(滑)坡工程的监测与综合预报方法研究 | 第89-112页 |
| ·引言 | 第89-95页 |
| ·滑坡预报的分类 | 第89-93页 |
| ·滑坡预报的方法 | 第93-94页 |
| ·滑坡预报中的主要问题 | 第94-95页 |
| ·多手段、全过程滑坡动态预警预报 | 第95-97页 |
| ·边坡变形破坏阶段的综合评判指标 | 第97-104页 |
| ·京珠高速K108 边坡第4 次施工后的稳定性评价 | 第104-107页 |
| ·加速变形阶段后期的临滑预报 | 第107-11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 第五章 重庆张飞庙东侧园区滑坡的监测与预报 | 第112-130页 |
| ·工程概况 | 第112-113页 |
| ·宏观变形破坏观测分析 | 第113页 |
| ·变形监测数据分析 | 第113-121页 |
| ·选择关键测试断面与关键测点 | 第113-117页 |
| ·关键监测点数据分析 | 第117-121页 |
| ·数值计算分析 | 第121-128页 |
| ·多手段综合评价 | 第128-1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0-133页 |
| ·主要结论 | 第130-131页 |
| ·展望 | 第131-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3-14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 第140-141页 |
| 致谢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