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产品管理论文

基于本体论视角的品牌竞争力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目录第9-13页
第1章 导论第13-26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选题的意义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国内外的研究概述第14-20页
     ·简要的评析第20-21页
   ·主要内容与方法第21-26页
     ·主要内容第21-23页
     ·研究思路第23-24页
     ·研究方法第24-26页
第2章 品牌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第26-42页
   ·品牌的基本概念第26-32页
     ·品牌的本质第26-28页
     ·品牌的类型第28-30页
     ·品牌的特征第30-32页
   ·品牌竞争力的涵义第32-34页
     ·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第32-33页
     ·三种代表性观点第33-34页
     ·基本的定义及指标体系第34页
   ·理论的渊源第34-41页
     ·企业能力理论第35-36页
     ·企业文化理论第36-38页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第38-39页
     ·企业营销管理理论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基于本体论视角的框架第42-57页
   ·“品牌本体论”诊释第42-44页
     ·从“使用价值”到“符号价值”第42-43页
     ·从“功能制造”到“意义制造”第43页
     ·从“品牌信号”到“品牌主体”第43-44页
   ·品牌竞争力的“金三角”结构第44-50页
     ·静态结构:“金三角”图形第44-46页
     ·品牌竞争力三因素的内在结构第46-48页
     ·“金三角”结构的“本体论”特征第48-50页
   ·动态结构:从创建、成长到超越第50-56页
     ·品牌的创建、成长与超越第50-52页
     ·产品、企业与品牌生命周期的比较第52-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基础因素:物质竞争力第57-73页
   ·技术影响竞争力的机理第57-62页
     ·技术:品牌创建的核心要素第57-58页
     ·技术推动品牌的形成和发展第58-60页
     ·技术创新与品牌竞争力的互动模式第60-62页
   ·质量影响竞争力的机理第62-68页
     ·品牌质量及层次分析第62-63页
     ·消费者的心理选择机理第63-64页
     ·质量影响品牌竞争力形成的作用第64-65页
     ·全面质量管理工程与品牌竞争力第65-68页
   ·品牌差异性与物质竞争力第68-72页
     ·品牌差异性类型分析第68-69页
     ·差异性、个性与竞争力第69-71页
     ·差异性影响品牌竞争力的作用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主导因素:文化竞争力第73-92页
   ·品牌文化与文化竞争力第73-75页
     ·品牌文化研究文献回顾第73-74页
     ·品牌文化结构与文化力形成模式第74-75页
   ·理念影响竞争力的机理第75-79页
     ·品牌理念文化第75-76页
     ·品牌理念与品牌文化定位第76-78页
     ·品牌价值观与文化竞争力第78-79页
   ·形象影响竞争力的机理第79-87页
     ·品牌形象及贝尔模型第79-81页
     ·品牌个性的价值第81-83页
     ·品牌个性形成的因素模型第83-84页
     ·品牌个性的塑造途径第84-86页
     ·品牌形象对提升竞争力的作用第86-87页
   ·品牌人格化与品牌竞争力第87-91页
     ·人格化: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第87-89页
     ·品牌信任的形成机理第89-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6章 目标因素:市场竞争力第92-113页
   ·优势影响竞争力的机理第92-94页
     ·品牌优势的来源第92-94页
     ·品牌优势对形成竞争力的作用第94页
   ·营销影响竞争力的机理第94-104页
     ·品牌营销的特征第94-95页
     ·品牌营销的过程分析第95-98页
     ·品牌整合营销体系模型第98-102页
     ·羊群效应:顾客群的形成第102-104页
   ·品牌忠诚度与市场竞争力第104-112页
     ·品牌忠诚的内涵分析第104-105页
     ·品牌忠诚的驱动因素与作用模式第105-108页
     ·基于品牌忠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模型第108-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7章 品牌竞争力形成的模式、路径及案例第113-128页
   ·品牌竞争力形成的模式第113-115页
     ·初级形态品牌的形成模式第113页
     ·中级形态品牌的形成模式第113-114页
     ·高级形态品牌的形成模式第114-115页
   ·品牌竞争力形成的路径第115-117页
     ·自然生成:传统的品牌形成路径第115-116页
     ·引导生成:现代的品牌形成路径第116页
     ·借壳生成:特殊的品牌形成路径第116-117页
   ·品牌竞争力形成的案例分析第117-127页
     ·世界品牌的案例第117-123页
     ·中国品牌的案例第123-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8章 中国培育品牌竞争力的战略思路第128-143页
   ·中国品牌建设的现状第128-132页
   ·目前存在的差距及制约因素第132-135页
   ·战略思路与对策措施第135-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3页
第9章 结论与展望第143-149页
   ·研究结论第143-145页
   ·主要创新第145-147页
   ·展望第147-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9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59-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效率视角的企业产权结构进化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我国中小企业控制权转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