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21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现实背景 | 第9-10页 |
·理论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理论研究 | 第11-15页 |
·国外相关的实证研究 | 第15-16页 |
·国内相关的经验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概述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18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 第18-21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2章 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21-32页 |
·外商直接投资贸易规模效应的模型分析 | 第21-27页 |
·Mundell的贸易替代效应模型 | 第21-23页 |
·K.Kojima的贸易创造效应模型 | 第23-26页 |
·Mundell模型与K.Kojima模型的比较 | 第26-27页 |
·外商直接投资贸易质量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27-32页 |
·贸易结构效应 | 第27-29页 |
·贸易方式效应 | 第29-30页 |
·贸易竞争力效应 | 第30-32页 |
第3章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32-49页 |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分组 | 第32-33页 |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变动趋势 | 第33-39页 |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阶梯状的倾斜分布格局 | 第33-35页 |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年增长率波动幅度 | 第35-37页 |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区域相对规模 | 第37-39页 |
·对外贸易的区域特征 | 第39-45页 |
·进出口总量及比重 | 第39-40页 |
·区域对外贸易依存度 | 第40-42页 |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 第42-45页 |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关系的总体描述 | 第45-49页 |
第4章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贸易规模效应区域差异性的实证检验 | 第49-67页 |
·面板数据模型描述 | 第49-54页 |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取 | 第49-51页 |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第51-53页 |
·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 | 第53-54页 |
·样本数据确定 | 第54-55页 |
·变量选取 | 第54页 |
·数据来源 | 第54-55页 |
·数据处理 | 第55页 |
·模型的选取 | 第55-56页 |
·检验结果 | 第56-65页 |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 第57-58页 |
·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 | 第58-59页 |
·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 | 第59-65页 |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第5章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贸易质量效应区域差异性的实证检验 | 第67-94页 |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贸易结构效应的区域差异性检验 | 第67-79页 |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67-68页 |
·模型的选取 | 第68-69页 |
·检验结果 | 第69-78页 |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78-79页 |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贸易方式效应的区域差异性检验 | 第79-83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80页 |
·变量选取 | 第80-81页 |
·相关系数检验 | 第81-82页 |
·检验结果分析 | 第82-83页 |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贸易竞争力效应的区域差异性检验 | 第83-92页 |
·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度量 | 第83-85页 |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85-86页 |
·模型的选取 | 第86-87页 |
·检验结果 | 第87-91页 |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6章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 第94-103页 |
·本文结论 | 第94-96页 |
·原因分析 | 第96-99页 |
·相关政策建议 | 第99-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附录 | 第10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