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逻辑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概述 | 第15-27页 |
第一节 城市房屋拆迁的概念与性质 | 第15-18页 |
一、城市房屋拆迁的概念 | 第15页 |
二、城市房屋拆迁的性质界定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概念与性质 | 第18-19页 |
一、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概念 | 第18页 |
二、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特征 | 第18-19页 |
三、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性质 | 第19页 |
第三节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理论依据 | 第19-26页 |
一、私人所有权和所有权的社会化——财产征收之可能性分析 | 第20-21页 |
二、公共利益原则——行政征收权与公民财产权的界限 | 第21-23页 |
三、人权平等保护的宪政理念——行政补偿之必要性分析 | 第23-26页 |
第四节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法律要件 | 第26-27页 |
一、必须符合公共利益的目的 | 第26页 |
二、必须给予充分补偿 | 第26页 |
三、必须符合正当程序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分析 | 第27-41页 |
第一节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7-29页 |
一、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房屋拆迁 | 第27-28页 |
二、第二阶段——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房屋拆迁 | 第28页 |
三、第三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房屋拆迁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城市房屋征收和拆迁补偿的法律依据 | 第29-33页 |
一、《宪法》 | 第29-30页 |
二、《物权法》 | 第30-31页 |
三、《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 第31页 |
四、《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 第31-33页 |
第三节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法律缺陷 | 第33-41页 |
一、补偿原则不明确 | 第34-35页 |
二、补偿范围狭窄 | 第35-36页 |
三、补偿标准过低 | 第36-37页 |
四、补偿方式单一化 | 第37-38页 |
五、征收程序不透明 | 第38-39页 |
六、法律救济手段不完备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域外征收补偿制度分析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54页 |
第一节 征收补偿的原则 | 第41-44页 |
一、域外征收补偿原则 | 第41-43页 |
二、对我国确立房屋征收补偿原则的启示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征收补偿的要素 | 第44-49页 |
一、域外征收补偿的范围 | 第45-46页 |
二、域外征收补偿的标准 | 第46-47页 |
三、域外征收补偿的方式 | 第47-48页 |
四、对完善我国房屋征收补偿制度的有益启示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征收补偿的程序与救济 | 第49-54页 |
一、域外征收补偿的程序与救济 | 第50-52页 |
二、对完善我国房屋征收补偿程序与救济的启示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建立和完善我国城市房屋征收补偿制度 | 第54-72页 |
第一节 《物权法》中的房屋征收规定 | 第54-58页 |
一、平等保护原则使公民房产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 | 第54-55页 |
二、对建立征收补偿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 第55-56页 |
三、规范违章建筑的界定与处理 | 第56-57页 |
四、确定房屋的使用人可成为被拆迁人 | 第57页 |
五、确定对房屋用途管理的法治化 | 第57-58页 |
六、确立国有土地使用权保护原则 | 第58页 |
第二节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的展望 | 第58-62页 |
一、有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的立法 | 第58-59页 |
二、征收制度的实施存在立法程序上的缺陷 | 第59页 |
三、征收制度立法迫切需要公开征求意见 | 第59-60页 |
四、细化《物权法》的有关规定 | 第60页 |
五、确定征收为单纯的行政法律关系 | 第60页 |
六、有关公共利益之争 | 第60-62页 |
七、适用范围不包括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和拆迁 | 第62页 |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我国城市房屋征收补偿制度的建议 | 第62-72页 |
一、在宪法上确立房屋征收完全补偿原则 | 第62-63页 |
二、扩大征收补偿范围 | 第63-65页 |
三、提高房屋征收补偿标准 | 第65-67页 |
四、建立多样化的房屋征收补偿方式 | 第67-68页 |
五、建立房屋征收听证制度 | 第68-69页 |
六、科学设定房屋征收补偿程序 | 第69-70页 |
七、完善房屋征收补偿救济制度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后记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