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主要符号 | 第16-21页 |
1. 绪论 | 第21-33页 |
·截面可变形薄壁梁理论的提出以及研究和应用的现状 | 第21-30页 |
·对薄壁梁截面变形的感性认识 | 第21-22页 |
·薄壁梁稳定研究的前提 | 第22-25页 |
·截面可变形薄壁梁理论研究和应用的现状 | 第25-26页 |
·截面可变形薄壁梁理论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应用前瞻 | 第26-30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本课题的研究构思及工作任务 | 第31-33页 |
2. 单平板薄壁梁的广义梁方程 | 第33-115页 |
·截面线性变形单平板薄壁梁 | 第34-49页 |
·薄板理论的基本假定、控制微分方程和变分原理 | 第35-37页 |
·不考虑剪切变形的单平板薄壁梁中面内受力变形分析 | 第37-42页 |
·截面线性变形单平板薄壁梁的中面外受力变形 | 第42-48页 |
·截面线性变形单平板薄壁梁的方程汇总 | 第48-49页 |
·考虑中面内剪切变形的单平板薄壁梁 | 第49-82页 |
·剪切滞后效应 | 第50-51页 |
·铁摩辛柯梁理论 | 第51-55页 |
·高阶剪切变形理论 | 第55-58页 |
·中面内运动的截面高次翘曲位移假定 | 第58-61页 |
·单平板薄壁梁中面内高次变形的基本方程 | 第61-73页 |
·简单例题 | 第73-82页 |
·考虑中面外弯曲变形的单平板薄壁梁 | 第82-102页 |
·单平板薄壁梁中面外运动的高次位移假定 | 第82-83页 |
·单平板薄壁梁中面外高次变形的基本方程 | 第83-91页 |
·单平板薄壁梁中面外高次变形梁方程的有限元解 | 第91-95页 |
·简单例题 | 第95-102页 |
·截面高次位移的正交化 | 第102-112页 |
·截面高次位移的正交化方法 | 第103-110页 |
·关于面内问题的一个记注 | 第110-112页 |
·小结 | 第112-115页 |
3. 完备广义梁理论(CGBT)方程 | 第115-141页 |
·基本假定 | 第116页 |
·板件单元的中面内运动假定 | 第116页 |
·板件单元的中面外运动假定 | 第116页 |
·相邻板件单元间位移协调条件 | 第116页 |
·截面的运动自由度 | 第116-126页 |
·截面运动自由度的数量 | 第117-118页 |
·截面上的位移约束关系 | 第118-126页 |
·由泛函变分建立微分方程 | 第126-138页 |
·板件单元的位移模式、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 | 第127-130页 |
·梁上的荷载 | 第130-132页 |
·梁端的荷载 | 第132-135页 |
·由自然变分原理建立微分方程 | 第135-138页 |
·小结 | 第138-141页 |
4. 例子与讨论 | 第141-173页 |
·梁跨度范围内的位移约束条件—截面约束 | 第141-146页 |
·离散的截面约束 | 第142-143页 |
·连续的截面约束 | 第143-144页 |
·CGBT与现有GBT的关系 | 第144-146页 |
·单角钢梁的例子 | 第146-161页 |
·基于 RCGBT的截面分析 | 第147-155页 |
·梁方程求解结果讨论 | 第155-161页 |
·模态的相关性 | 第161-173页 |
·自然完全模态的概念 | 第162-163页 |
·自然完全模态谱系 | 第163-169页 |
·建立模态谱系概念的意义 | 第169-173页 |
5. 结论 | 第173-177页 |
·主要成果 | 第173-175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75-177页 |
致谢 | 第177-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86页 |
附录A. 详细的推导 | 第186-191页 |
A.1 铁摩辛柯梁理论及其表现形式 | 第186-187页 |
A.2 关于 Levinson梁的分解刚度形式的推导 | 第187-191页 |
附录B. 程序 | 第191-217页 |
B.1 单平板薄壁梁中面外变形方程的有限元程序 | 第191-194页 |
B.1.1 生成单元刚度矩阵 | 第191-192页 |
B.1.2 纯弯曲主程序 | 第192-194页 |
B.2 完备广义梁理论(CGBT)有限元程序 | 第194-217页 |
B.2.1 截面分析 | 第194-196页 |
B.2.2 模态的正交化 | 第196-198页 |
B.2.3 弯曲和扭转受局部连续约束的模态正交化 | 第198-200页 |
B.2.4 主程序 | 第200-213页 |
B.2.5 截面模态的可视化 | 第213-217页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 第2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