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民居的地域特质与现代传承初探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成果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及地域范围界定 | 第12-13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2页 |
·研究对象地域范围的界定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2 关中地区地理文化特质 | 第15-26页 |
·关中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 第15页 |
·关中历史文化沿革 | 第15-19页 |
·仰韶时期 | 第16页 |
·周时期 | 第16-17页 |
·秦时期 | 第17-18页 |
·汉时期 | 第18-19页 |
·隋唐及以后 | 第19页 |
·关中的民俗艺术与关中传统民居 | 第19-22页 |
·民间剪纸 | 第20页 |
·泥塑艺术 | 第20-21页 |
·社火脸谱 | 第21-22页 |
·宗法等级、宗教信仰、风水思想与关中传统民居 | 第22-24页 |
·宗法等级 | 第22-23页 |
·宗教信仰 | 第23-24页 |
·风水思想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3 关中传统民居的聚落 | 第26-38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聚落空间形态 | 第26-31页 |
·聚落的来源及分析 | 第26-28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聚落形态分析 | 第28-31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总体布局 | 第31-33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用地组织 | 第31-32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村落布局 | 第32-33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街巷空间 | 第33-36页 |
·居住性街道的街巷空间 | 第33-35页 |
·商业性街道的街巷空间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4 关中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形态 | 第38-55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平面特征 | 第38-44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平面类型 | 第39-43页 |
·关中传统民居平面布局的影响因素 | 第43-44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空间处理 | 第44-49页 |
·亲切舒适的空间比例尺度 | 第45页 |
·分明的空间层次 | 第45-46页 |
·明确的空间等级 | 第46-47页 |
·具有美学意义的空间分隔与渗透 | 第47页 |
·传统特色的“灰空间” | 第47-49页 |
·具有地方特色的庭院景观 | 第49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建筑造型 | 第49-52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外观造型 | 第50-52页 |
·造型与功能的结合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5页 |
5 关中传统民居的构造结构与细部装饰 | 第55-68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构造与材料 | 第55-57页 |
·结构构造 | 第55-56页 |
·建筑材料 | 第56-57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细部构件 | 第57-62页 |
·门窗 | 第57-60页 |
·影壁 | 第60-61页 |
·屋顶 | 第61-62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 | 第62-67页 |
·砖雕 | 第63-64页 |
·木雕 | 第64-65页 |
·石雕 | 第65-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6 关中传统民居与地域建筑现代传承 | 第68-98页 |
·现代地域建筑的设计理论 | 第68-71页 |
·关于“全球—地区建筑” | 第68-69页 |
·现代地域建筑的涵义与特征 | 第69-70页 |
·地域性的决定因素 | 第70-71页 |
·传统民居建筑现代传承的实例研究 | 第71-81页 |
·国内传统民居现代传承的实例研究 | 第71-78页 |
·国外对传统民居现代传承的相关探索 | 第78-80页 |
·分析与总结 | 第80-81页 |
·关中传统民居与地域建筑现代传承 | 第81-90页 |
·对传统民居原始朴素的生态观的反思 | 第81-82页 |
·对传统民居聚落形态的现代演绎 | 第82-83页 |
·对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的概括提取 | 第83-85页 |
·对传统民居空间意境的追求 | 第85-86页 |
·对传统民居建构精神的再现 | 第86-88页 |
·对传统民居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灵活运用 | 第88-89页 |
·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合理抽象反映 | 第89页 |
·对传统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与当代现实的结合 | 第89-90页 |
·关中传统民居对关中新民居的指导意义 | 第90-96页 |
·关中新民居的现状分析 | 第90-93页 |
·关中传统民居对关中新民居的影响 | 第93-95页 |
·国内乡村新民居建设的相关探索 | 第95-96页 |
·小结 | 第96-98页 |
7 地域建筑实例分析 | 第98-111页 |
·书院门顺城巷改造工程 | 第98-104页 |
·项目概况 | 第98-99页 |
·基地文化背景分析 | 第99-100页 |
·建筑设计构思分析 | 第100-102页 |
·建筑设计手法分析 | 第102-103页 |
·总结与分析 | 第103-104页 |
·楼观台水竹苑度假山庄方案设计 | 第104-109页 |
·项目概况 | 第104-105页 |
·基地文化背景分析 | 第105页 |
·项目设计构思分析 | 第105-107页 |
·建筑设计法分析 | 第107-109页 |
·总结与分析 | 第109页 |
·小结 | 第109-111页 |
8 结语 | 第111-115页 |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111-114页 |
·本文的研究不足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图表目录 | 第119-123页 |
附录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