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7-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方法、目标和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2页 |
·研究的目标 | 第12-13页 |
·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2 古城西安改扩建的肌理研究分析 | 第14-28页 |
·城市肌理的定义 | 第14-15页 |
·西安古城肌理的价值 | 第15-19页 |
·历史价值 | 第15-16页 |
·文化艺术价值 | 第16-17页 |
·社会价值 | 第17-18页 |
·旅游价值 | 第18-19页 |
·西安城市肌理的类型 | 第19-20页 |
·古城西安改扩建的现状特征 | 第20-23页 |
·古城西安改扩建遵循的原则 | 第23-28页 |
·“红花”和“绿叶”的定位 | 第23-25页 |
·保护西安古城的空间格局和宏观环境 | 第25-27页 |
·新城的开辟 | 第27-28页 |
3 从顺城巷改造探索古城肌理保护 | 第28-52页 |
·顺城巷改造在古城肌理保护中的重要性 | 第28-34页 |
·顺城巷现状 | 第28-32页 |
·顺城巷改造原则 | 第32-33页 |
·顺城巷改造对古城肌理改扩建的重要性 | 第33-34页 |
·关中传统民居元素对顺城巷设计理念的层次分析 | 第34-52页 |
·关中传统民居文脉 | 第35-36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空间结构分析 | 第36-43页 |
·关中传统民居的细部与装修 | 第43-44页 |
·顺城巷肌理元素分析 | 第44-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4 以“红星巷”为例探索传统民居设计理念与现代建筑创作的结合 | 第52-64页 |
·从规划设计的角度 | 第53-55页 |
·“红星巷”建筑设计单体分析 | 第55-61页 |
·立面设计的空间艺术 | 第55-58页 |
·内部空间与功能 | 第58-59页 |
·内部景观设计 | 第59页 |
·做法及材料分析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关中传统民居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第61-64页 |
5 结语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图片来源 | 第67-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一: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