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法治均衡发展战略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第9-25页
 (一)选题理由第9-13页
 (二)选题意义第13-15页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第15-22页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第22-23页
 (五)本文可能的主要创新及研究难点第23-25页
一、法治均衡的基本理论——涵义、假设与方法第25-50页
 (一)法治均衡的涵义第25-31页
  1.均衡的概念及特点第25-29页
  2.法治均衡的概念、形式及标准第29-31页
 (二)法治均衡的基本假定第31-40页
  1.法治"资源稀缺性"假设第32-35页
  2.法治"效用最大化"假设第35-37页
  3.法治"有限理性"假设第37-40页
 (三)法治均衡实现的基本方法第40-50页
  1.需求供给均衡的分析方法第40-43页
  2.成本收益均衡的分析方法第43-45页
  3.博弈均衡的分析方法第45-50页
二、社会主义法治均衡的逻辑构建——理想、现实与条件第50-75页
 (一)法治理想第50-58页
  1.法治理想的特点第50-51页
  2.法治均衡是法治理想第51-56页
  3.法治均衡理想的实现原则第56-58页
 (二)社会主义法治失衡的现实第58-67页
  1.社会主义法治失衡的表现第59-61页
  2.社会主义法治失衡的主要原因第61-67页
 (三)社会主义法治均衡实现的基本条件第67-75页
  1.市场完备第67-69页
  2.民主完善第69-72页
  3.理性文化第72-75页
三、社会主义法治基本价值——公平与效率均衡第75-96页
 (一)公平与效率均衡:法治基本价值的必然选择第75-83页
  1.公平与效率是法治的两个基本价值第75-78页
  2.公平与效率均衡的必然性第78-81页
  3.公平与效率均衡: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取向第81-83页
 (二)公平与效率均衡本质的体现第83-87页
  1.由于分析的范式不同,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存在着诸多差异第84-85页
  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不同领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都是二者均衡的展现第85页
  3.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公平与效率均衡发展中不断前进的第85-87页
 (三)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点、区间、标准及实现均衡的路径第87-92页
 (四)通过法治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第92-96页
  1.通过法治规范最低限制的公平第92-94页
  2.通过法治规范最低限度的效率第94-96页
四、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权利与义务的均衡第96-131页
 (一)权利与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第96-100页
  1.权利与义务是法治精神的集中体现第96-97页
  2.权利与义务是法产生的缘由第97-98页
  3.权利与义务是法的基本要素第98-99页
  4.权利与义务是法的实现方式第99页
  5.权利与义务是法的运行机制的轴心第99-100页
 (二)对权利与义务关系说的评析第100-105页
  1."权利本位说"、"义务本位说"的产生第100-101页
  2."权利本位说"、"义务本位说"及无本位说的纷争、意义及局限性第101-105页
 (三)权利与义务的均衡分析第105-115页
  1.权利与义务均衡的必然性第105-108页
  2.权利与义务均衡的实现第108-115页
 (四)权利与权力的博弈均衡第115-131页
  1.权利与权力博弈的条件第116-119页
  2.权力与权利博弈的启动第119-121页
  3.寻求权利与权力的博弈均衡第121-128页
  4.权利与权力博弈是一个趋向均衡的演变过程第128-131页
五、参考文献第131-136页
后记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
下一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