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第二章 计算机建筑能耗模拟综述 | 第15-25页 |
·建筑能耗模拟的概念 | 第15-16页 |
·建筑能耗的定义 | 第15页 |
·建筑能耗模拟的概念和特点 | 第15-16页 |
·ECOTECT软件简介 | 第16-19页 |
·ECOTECT的发展历程 | 第16页 |
·ECOTECT的主要特点 | 第16-18页 |
·ECOTECT空调能耗的计算方法 | 第18页 |
·ECOTECT在国内外的使用状况 | 第18-19页 |
·几种常用的专业能耗模拟软件的介绍 | 第19-22页 |
·Doe-2软件 | 第19-20页 |
·EnergyPlus软件 | 第20页 |
·Designbuilder软件 | 第20页 |
·DEST软件 | 第20-21页 |
·PKPM软件 | 第21页 |
·主要能耗软件的综合比较 | 第21-22页 |
·Designbuilder软件 | 第22-24页 |
·Designbuilder简介 | 第22页 |
·Designbuilder的主要特点 | 第22-23页 |
·Designbuilder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第23-24页 |
·Designbuilder在国内使用状况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ECOTECT与Designbuilder能耗模拟性能分析比较 | 第25-37页 |
·为什么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 第25页 |
·软件功能的比较 | 第25-26页 |
·计算方法的比较 | 第26-28页 |
·基本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通风的计算 | 第27页 |
·综合评价 | 第27-28页 |
·建模思路的比较 | 第28-29页 |
·维护结构材料的设定 | 第29-31页 |
·内扰、外扰设定 | 第31-34页 |
·内扰设定 | 第31-33页 |
·气象参数设定 | 第33页 |
·通风设定 | 第33-34页 |
·空调系统的设定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ECOTECT和Designbuilder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37-53页 |
·模拟实验设置概况 | 第37-38页 |
·单房间理论模型的能耗模拟 | 第38-40页 |
·模拟实验的设定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多房间理论模型的能耗模拟 | 第40-42页 |
·模拟实验的设定 | 第40-41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多层理论模型的能耗模拟 | 第42-44页 |
·模拟实验的设定 | 第42-43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理论建筑模型实验结果总结 | 第44-45页 |
·实际多层办公楼的能耗模拟 | 第45-50页 |
·模拟实验的设定 | 第45-48页 |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48-50页 |
·本章结论 | 第50-53页 |
第五章 ECOTECT在建筑方案辅助设计中的适用性研究 | 第53-73页 |
·建筑方位对能耗模拟的影响 | 第53-57页 |
·模拟实验的设置 | 第54页 |
·模拟结果对比 | 第54-56页 |
·对比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主要结论 | 第57页 |
·建筑窗墙比对建筑能耗模拟的影响 | 第57-61页 |
·模拟实验的设置 | 第57-58页 |
·模拟结果对比 | 第58-60页 |
·对比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遮阳对能耗模拟的影响 | 第61-65页 |
·模拟实验的设置 | 第61-62页 |
·模拟结果对比 | 第62-64页 |
·对比结果分析 | 第64页 |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阳光房的冷热负荷模拟 | 第65-69页 |
·模拟实验的设置 | 第65-66页 |
·模拟结果对比 | 第66-69页 |
·对比结果分析 | 第69页 |
·主要结论 | 第69页 |
·维护结构材料对能耗的影响 | 第69-72页 |
·模拟实验设置 | 第69-70页 |
·模拟结果对比 | 第70-71页 |
·对比结果分析 | 第71页 |
·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局限与展望 | 第73-75页 |
·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研究局限性 | 第74页 |
·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79-83页 |
附录 | 第83-91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