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篇 考证篇 | 第8-44页 |
第一章 籍贯考 | 第8-12页 |
第二章 交游考 | 第12-31页 |
一、诗人文士 | 第12-20页 |
二、朝廷官员 | 第20-28页 |
三、释道名流 | 第28-31页 |
第三章 薛能入蜀考 | 第31-44页 |
一、入蜀时间及原因 | 第31-32页 |
二、入蜀路线和诗作 | 第32-44页 |
第二篇 诗论篇 | 第44-63页 |
第一章 薛能诗歌的思想内容 | 第44-55页 |
一、关心民众 | 第45-47页 |
二、送别寄赠 | 第47-52页 |
三、咏物抒怀 | 第52-55页 |
第二章 薛能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55-63页 |
一、体裁形式,长于绝律 | 第55-57页 |
二、艺术渊源,师法杜甫 | 第57-59页 |
三、审美追求,崇尚清韵 | 第59-61页 |
四、诗歌意象,趋向平凡 | 第61-62页 |
五、语言风格,以俗为雅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