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高效吸收氧化除臭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2页 |
·恶臭污染概述 | 第10-13页 |
·恶臭的性质、分类及组成 | 第10-11页 |
·恶臭的来源及危害 | 第11-12页 |
·恶臭污染的特点 | 第12-13页 |
·石化企业恶臭污染概况 | 第13-18页 |
·石化企业恶臭污染源 | 第13-15页 |
·石化企业恶臭污染特点 | 第15-17页 |
·炼油系统恶臭污染成因分析 | 第17-18页 |
·恶臭治理技术 | 第18-26页 |
·物理法 | 第18-19页 |
·化学法 | 第19-21页 |
·生物法 | 第21-24页 |
·其他恶臭治理方法 | 第24页 |
·恶臭治理新工艺 | 第24-26页 |
·吸收氧化法处理恶臭气体 | 第26-30页 |
·原理 | 第26-27页 |
·氧化吸收法的特点 | 第2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0-32页 |
·研究目标 | 第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31-32页 |
第二章 氧化吸收液基础实验研究 | 第32-61页 |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32-33页 |
·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32页 |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32-33页 |
·实验装置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目标污染物的选择 | 第34-35页 |
·配气方法 | 第35-36页 |
·硫化氢气体的检测 | 第36页 |
·采样体积的计算 | 第36页 |
·硫化氢浓度的计算 | 第36-37页 |
·硫化氢去除率的计算 | 第37页 |
·吸收液筛选实验 | 第37-39页 |
·氧化吸收液的选择 | 第37-38页 |
·氧化吸收液的初步确定 | 第38页 |
·筛选实验及结果 | 第38-39页 |
·XSYH-1 氧化吸收液单因素实验 | 第39-48页 |
·碳酸钠浓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催化剂浓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进气浓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吸收氧化温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硫化氢去除效果随时间的变化 | 第44-45页 |
·氧化吸收液装载体积的影响 | 第45-46页 |
·气液接触方式的影响 | 第46页 |
·再生方法及再生效果 | 第46-48页 |
·XSYH-1 氧化吸收液正交实验 | 第48-52页 |
·XSYH-2 氧化吸收液单因素实验 | 第52-56页 |
·漂白粉投加量的影响 | 第52页 |
·进气浓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进气流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吸收氧化温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吸收时间的影响 | 第55-56页 |
·XSYH-2 氧化吸收液正交实验 | 第56-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三章 填料吸收塔的设计及工艺条件研究 | 第61-78页 |
·填料吸收塔原理 | 第61页 |
·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 第61-65页 |
·填料的选择原则 | 第61-62页 |
·填料塔基本设计步骤 | 第62-63页 |
·本实验主要设计参数及控制 | 第63-65页 |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65-66页 |
·实验装置 | 第65-66页 |
·分析方法 | 第66页 |
·填料吸收塔工艺条件单因素实验 | 第66-72页 |
·进气硫化氢浓度的影响 | 第66-68页 |
·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68-69页 |
·液气比的影响 | 第69-70页 |
·塔料层高度的影响 | 第70-71页 |
·氧化吸收液再生次数的影响 | 第71页 |
·压降的变化 | 第71-72页 |
·XSYH-1 氧化吸收液正交实验 | 第72-75页 |
·XSYH-2 氧化吸收液正交实验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四章 吸收氧化机理及应用前景分析 | 第78-86页 |
·吸收氧化原理 | 第78-80页 |
·XSYH-1 氧化吸收液吸收氧化原理 | 第78-79页 |
·XSYH-2 氧化吸收液吸收氧化原理 | 第79-80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80-84页 |
·带化学反应的气-液平衡 | 第80-81页 |
·气-液反应的历程及动力学特征 | 第81-84页 |
·应用前景展望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附录 | 第93-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