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10-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36页 |
·白蚁的概况 | 第13-17页 |
·白蚁的生物学特性 | 第13-15页 |
·白蚁的危害及防治 | 第15页 |
·白蚁的可利用价值 | 第15-17页 |
·木质纤维素及相应酶的研究概况 | 第17-26页 |
·纤维素及纤维素酶 | 第18-23页 |
·半纤维素及半纤维素酶 | 第23-24页 |
·木质素及木质素酶 | 第24-26页 |
·高等培菌白蚁共生系统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 第26-35页 |
·高等培菌白蚁共生体系的介绍 | 第27-29页 |
·高等培菌白蚁与共生真菌之间的关系及共进化 | 第29-31页 |
·Termitomyces属真菌在共生系统中的作用 | 第31-33页 |
·高等培菌白蚁在共生系统中的作用 | 第33页 |
·高等培菌白蚁肠道共生细菌在共生系统中的作用 | 第33-35页 |
·应用前景及展望 | 第35-36页 |
第2章 引言 | 第36-37页 |
第3章 白蚁种群多样性及遗传变异 | 第37-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白蚁样本采集 | 第38-39页 |
·DNA提取 | 第39页 |
·mtDNA COⅡ基因扩增和测序 | 第39-40页 |
·ISSR引物筛选 | 第40页 |
·ISSR扩增及电泳 | 第40-41页 |
·数据分析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样本鉴定 | 第41-42页 |
·ISSR引物的选择及评价 | 第42页 |
·同种群不同品级ISSR-PCR的差异 | 第42-44页 |
·所有种群的多样性分析 | 第44页 |
·同种群不同地理分布的多样性分析 | 第44-45页 |
·系统发育分析及其与种群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 第45-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第4章 高等培菌白蚁系统细菌多样性的分析 | 第50-75页 |
·材料方法 | 第51-56页 |
·材料采集 | 第51-52页 |
·试剂 | 第52页 |
·酶活检测 | 第52-53页 |
·细菌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53-54页 |
·16S rDNA文库的构建 | 第54-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71页 |
·酶活检测 | 第56-57页 |
·白蚁肠道细菌DNA质量的检测 | 第57页 |
·白蚁肠道细菌菌群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 第57-71页 |
·讨论 | 第71-75页 |
第5章 高等培菌白蚁系统真菌多样性的分析 | 第75-83页 |
·材料方法 | 第76-78页 |
·菌圃共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形态观察及鉴定 | 第76-77页 |
·试剂 | 第77页 |
·ITS rDNA文库的构建 | 第77-7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8-81页 |
·蚁巢共生真菌及其纯培养物的形态观察 | 第78-79页 |
·蚁巢共生真菌及其纯培养物的鉴定 | 第79-81页 |
·菌圃与白蚁肠道真菌多样性的分析 | 第81页 |
·讨论 | 第81-83页 |
第6章 共生真菌全长cDNA文库构建 及相关纤维素酶基因的筛选、分析与表达 | 第83-10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4-94页 |
·材料来源及保存 | 第84页 |
·试剂 | 第84-85页 |
·RNA提取、纯化及质量鉴定 | 第85-86页 |
·利用SMART试剂盒构建cDNA文库 | 第86-89页 |
·利用96孔板PCR法从文库筛选纤维素酶相关基因 | 第89-92页 |
·阳性克隆目的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92-9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4-104页 |
·总RNA的抽提和mRNA的纯化 | 第94页 |
·cDNA的获得及文库的构建 | 第94-96页 |
·纤维素酶相关基因的筛选 | 第96-99页 |
·噬菌体小库的体内切割、环化及阳性单克隆的获取 | 第99-100页 |
·木聚糖酶基因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较 | 第100-102页 |
·获得的木聚糖酶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02-104页 |
·讨论 | 第104-107页 |
结论 | 第107-109页 |
创新点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33页 |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133-135页 |
致谢 | 第135-137页 |
作者简介 | 第13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137页 |
参与的主要研究课题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