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刑事审前程序中的司法审查权概述 | 第7-11页 |
一、刑事审前程序的含义 | 第7-8页 |
二、司法审查权的含义 | 第8页 |
三、司法审查权的主体、客体及方式 | 第8-11页 |
(一) 司法审查权的主体 | 第8-9页 |
(二) 司法审查权的客体 | 第9页 |
(三) 刑事审前程序中的司法审查的方式 | 第9-11页 |
第二章 刑事审前程序中司法审查权的相关理论及实践 | 第11-16页 |
一、司法审查权的相关理论 | 第11-12页 |
(一) 分权制衡理论 | 第11页 |
(二) 程序正义理论 | 第11-12页 |
(三) 司法最终解决理论 | 第12页 |
二、司法审查权的域外实践 | 第12-16页 |
(一) 大陆法系刑事审前程序司法审查权的实践状况 | 第13-14页 |
(二) 英美法系刑事审前程序司法审查权的实践状况 | 第14-15页 |
(三) 域外实践结论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审前程序中司法审查权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16-21页 |
一、我国刑事审前程序中司法审查权的现状 | 第16-19页 |
(一) 审前程序司法审查权主体缺位 | 第16页 |
(二) 审前程序违法现象严重 | 第16-18页 |
(三) 庭前审查具有局限性 | 第18-19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19-21页 |
(一) 立法上的原因 | 第19-20页 |
(二) 司法体制上的原因 | 第20-21页 |
第四章 我国刑事审前程序中司法审查权的构建 | 第21-28页 |
一、刑事审前程序司法审查权构建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一) 建立司法审查制度是保障人权的需要 | 第21-22页 |
(二) 建立司法审查制度是适应国际要求的需要 | 第22页 |
二、构建我国刑事审前程序中司法审查权的具体设想 | 第22-28页 |
(一) 增设预审法庭负责审前的司法审查 | 第22-23页 |
(二) 合理界定司法审查的范围 | 第23-26页 |
(三) 刑事审前程序司法审查权的启动方式 | 第26-27页 |
(四) 审前程序中司法审查的具体方式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