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管理机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以家具产业商会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图目录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研究动机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假设 | 第15页 |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步骤及流程 | 第16-17页 |
·研究对象及限制 | 第17-19页 |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研究限制 | 第18-19页 |
2 文献探讨 | 第19-80页 |
·商会的相关文献 | 第19-32页 |
·商会的缘起 | 第19-20页 |
·商会的性质 | 第20-22页 |
·商会的任务 | 第22页 |
·商会的结构 | 第22-23页 |
·商会的主要功能 | 第23-24页 |
·有关商会之论著与报导 | 第24-32页 |
·非营利组织 | 第32-42页 |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 第33-36页 |
·非营利组织发展策略 | 第36-38页 |
·非营利组织之社会服务 | 第38-42页 |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 | 第42-56页 |
·治理的定义 | 第42-43页 |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范畴与结构 | 第43-46页 |
·非营利组织的能力建构 | 第46-52页 |
·建立良好的治理机制 | 第52-55页 |
·商会治理的相关文献 | 第55-56页 |
·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制度 | 第56-67页 |
·绩效评估的意义、目的与原则 | 第56-60页 |
·平衡计分卡 | 第60-67页 |
·文化差异相关理论 | 第67-80页 |
·文化的定义、层次及构面 | 第67-73页 |
·文化差异的比较 | 第73-74页 |
·组织文化之相关理论探讨 | 第74-80页 |
3 研究设计 | 第80-89页 |
·研究架构与研究内容 | 第80-81页 |
·研究对象 | 第81-82页 |
·预试问卷部份 | 第81页 |
·正式问卷部份 | 第81-82页 |
·问卷内容 | 第82-86页 |
·商会治理机制量表 | 第82-84页 |
·商会治理绩效量表 | 第84-86页 |
·实施程序 | 第86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86-89页 |
·有效问卷的认定 | 第87页 |
·资料统计分析 | 第87-89页 |
4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9-112页 |
·受测样本数据之分析 | 第89-92页 |
·台湾商会量表各构面描述统计分析 | 第89-91页 |
·大陆商会量表各构面描述统计分析 | 第91-92页 |
·商会的治理机制与治理绩效的正典相关分析 | 第92-101页 |
·正典相关分析理论 | 第92-95页 |
·正典相关分析结果 | 第95-101页 |
·商会的治理机制与治理绩效的复回归分析 | 第101-105页 |
·复回归分析理论 | 第101-103页 |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 第103-105页 |
·商会的治理机制与治理绩效的路径分析 | 第105-109页 |
·路径分析理论 | 第105-106页 |
·路径分析结果 | 第106-109页 |
·台湾与大陆商会的治理机制、治理绩效的检定 | 第109-112页 |
·台湾及大陆商会之治理机制的检定 | 第110页 |
·台湾及大陆商会之治理绩效的检定 | 第110页 |
·台湾及大陆商会之治理机制与绩效的检定 | 第110-112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112-117页 |
·主要研究发现 | 第112-115页 |
·台湾厂商对商会治理机制较为满意 | 第112-113页 |
·大陆厂商对商会治理机制较为满意 | 第113页 |
·商会治理机制与治理绩效的正典相关分析结果 | 第113-115页 |
·台湾及大陆商会之治理机制与治理绩效的检定 | 第115页 |
·对后续研究者的建议 | 第115-117页 |
·量表设计的限制 | 第116页 |
·研究效度的问题 | 第116页 |
·研究推论的限制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30页 |
附件一 | 第130-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