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结构的减震控制

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引言第10-11页
   ·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概况第11-22页
     ·结构控制的定义及分类第11页
     ·被动控制系统第11-15页
     ·主动控制系统第15-18页
     ·半主动控制系统第18-20页
     ·混合控制系统第20-22页
     ·控制算法第22页
     ·影响控制效果的因素第22页
   ·串联隔震结构的研究概况第22-23页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3-25页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第23-24页
     ·课题的来源第24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结构的动力模型及响应特征分析第25-35页
   ·引言第25页
   ·串联隔震结构动力模型第25-26页
   ·串联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特征分析第26-29页
   ·串联隔震结构隔震层悬臂柱的参数分析第29-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结构地震响应最优控制算法第35-42页
   ·引言第35页
   ·受控串联隔震结构运动方程第35-37页
   ·序列最优控制算法第37-40页
     ·目标函数的序列脉冲化第37页
     ·序列最优控制的极值条件第37-39页
     ·最优控制力的表达式第39-40页
   ·最优控制算法的稳定性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结构减震控制仿真分析第42-52页
   ·引言第42页
   ·双向水平地震下串联隔震结构的减震控制仿真分析第42-48页
     ·隔震层控制效果分析第43-45页
     ·上部结构控制效果分析第45-48页
   ·控制力分析第48-50页
   ·控制器稳定性分析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串联隔震结构的试验探讨第52-61页
   ·引言第52页
   ·试验目的第52页
   ·试验内容第52页
   ·试验模型第52-53页
     ·上部结构第52-53页
     ·底部结构第53页
     ·隔震装置第53页
   ·试验设备与采集系统第53-54页
   ·加速度传感器的布置第54页
   ·试验步骤第54-55页
   ·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第55-60页
     ·锤击试验第55-57页
     ·扫频振动台试验第57-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总结第61页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结构健康监测应用研究
下一篇:超长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温度应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