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11页 |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 ·结构健康监测的概述 | 第11-14页 |
| ·结构健康监测的意义 | 第11-13页 |
|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 | 第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结构损伤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基本方法 | 第14-17页 |
| ·结构健康监测中信号处理的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 第2章 传统信号分析方法 | 第20-25页 |
| ·引言 | 第20-21页 |
| ·时频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 ·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21-22页 |
| ·Wigner-Ville分布 | 第22页 |
| ·小波分析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3章 经验模态分解时频分析方法 | 第25-41页 |
| ·瞬时频率 | 第25-26页 |
| ·本征模态函数 | 第26页 |
| ·经验模式分解基本原理 | 第26-31页 |
| ·经验模态分解中注意的问题 | 第31-33页 |
| ·端点效应的产生及其影响 | 第31-32页 |
| ·信号长度的选取 | 第32页 |
| ·筛选过程停止准则 | 第32-33页 |
| ·信号分解停止准则 | 第33页 |
|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HHT变换 | 第33-39页 |
| ·Hilbert谱 | 第33-35页 |
| ·HHT的非平稳信号处理 | 第35-37页 |
| ·HHT方法的优越性 | 第37-39页 |
| ·HHT方法的不足之处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4章 EMD方法中边界问题的研究 | 第41-53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端点效应的产生及其影响 | 第41-43页 |
| ·基于镜像闭合延拓方法 | 第43-46页 |
| ·镜像延拓原理及算法实现 | 第43-45页 |
| ·基于镜像闭合延拓方法在EMD边界处理的验证 | 第45-46页 |
|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数据序列延拓方法 | 第46-50页 |
| ·神经网络数据序列延拓原理 | 第46-47页 |
| ·基于RBF神经网络延拓方法在EMD边界处理的验证 | 第47-50页 |
| ·结构实测振动信号的处理与分解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基于HHT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 第53-65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HHT结合RDT识别结构模态参数 | 第53-55页 |
| ·随机减量(RDT)法 | 第53-54页 |
| ·Hilbert-Huang变换识别方法 | 第54-55页 |
| ·应用实例 | 第55-60页 |
| ·试验概况 | 第55-58页 |
| ·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58-60页 |
| ·HHT结合随机减量法识别结构参数 | 第60-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6章 基于HHT变换理论的结构损伤识别 | 第65-75页 |
| ·引言 | 第65页 |
| ·基于HHT变换理论结构损伤识别算例 | 第65-74页 |
| ·试验模型 | 第65页 |
| ·利用EMD分解提取结构模态响应 | 第65-66页 |
| ·利用瞬时频率、瞬时能量识别结构损伤过程 | 第66页 |
| ·利用HHT边际谱识别结构损伤部位 | 第66页 |
| ·振动信号分析 | 第66-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