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一、绪论 | 第6-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6页 |
(二) 研究问题 | 第6页 |
(三) 研究目标 | 第6-7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7页 |
(五)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7-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9-11页 |
(二) 相关理论 | 第11-13页 |
三、研究架构 | 第13-14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3页 |
(二)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四、国内外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的比较研究 | 第14-22页 |
(一) 美国、加拿大社会工作的发展 | 第14-15页 |
(二) 香港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 第15-16页 |
(三) 上海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 第16-19页 |
(四) 深圳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 第19-22页 |
五、广州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本土经验 | 第22-26页 |
(一) 广州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 第22-23页 |
(二) “青年地带”试点经验的本土经验总结 | 第23-24页 |
(三) “青年地带”试点的困难和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六、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社会化、职业化发展 | 第26-30页 |
(一)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 第26-27页 |
(二) 建立有利于社会工作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 | 第27页 |
(三) 强化推广专业社会工作理念 | 第27页 |
(四) 大力培育社会工作组织 | 第27-28页 |
(五) 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 第28-29页 |
(六) 深化和拓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领域 | 第29-30页 |
结束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