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白三叶与红三叶体细胞胚胎途径建立再生体系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SUMMARY第7-9页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第9-10页
前言第10-13页
0 文献综述第13-22页
   ·植物组织培养理论基础第13-16页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第13-14页
     ·外植体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第14-15页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第15页
     ·继代培养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第15页
     ·基因型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第15-16页
     ·其它影响因素第16页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研究的历史回顾第16-18页
   ·三叶草属植物组织培养及转化的历史回顾第18-22页
     ·国外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国内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试验材料第22页
     ·植物材料第22页
     ·植物激素第22页
     ·基本培养基第22页
   ·试验方法第22-26页
     ·无菌苗的得及外植体的取材获第22-23页
     ·培养环境第23页
     ·试验设计第23-26页
       ·愈伤组织的诱导第23-24页
         ·品种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23-24页
         ·不同2,4-D 浓度结合低浓度的6-BA 对三叶草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24页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第24-25页
         ·不同诱导期对三叶草不同外植体胚性愈伤诱导的影响第24页
         ·不同浓度配比的2,4-D 和6-BA 对不同品种三叶草的不同外植体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24-25页
         ·继代培养周期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25页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第25页
       ·胚状体的分化第25-2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6-42页
   ·愈伤组织的诱导第26-29页
     ·不同品种的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26-27页
       ·不同三叶草品种对愈伤组织的影响第26-27页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影响第27页
     ·不同2,4-D 浓度对三叶草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27-29页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第29-34页
     ·诱导期对三叶草不同外植体胚性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第29页
     ·红三叶和白三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比较第29-34页
       ·不同2,4-D 浓度和低浓度的6-BA 组合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第30-33页
       ·不同外植体对白三叶和红三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第33页
       ·继代培养周期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第33-34页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第34-35页
   ·胚状体的分化第35-36页
   ·红、白三叶草的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及胚状体的比较第36-38页
   ·红三叶草及白三草第二轮诱导愈伤第38-42页
     ·红三草和白三叶外植体对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第38-39页
     ·2,4-D 和6-BA 激素配比对红三叶和白三叶再生植株外植体的诱导及胚性愈伤诱导的影响第39-40页
     ·红三叶和白三叶再生植株的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及胚性愈伤组织的比较第40-42页
3 讨论第42-46页
   ·品种及外植体对三叶草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发育的影响第42-43页
   ·不同2,4-D 浓度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第43-44页
   ·愈伤诱导期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第44页
   ·胚状体的诱导及分化第44-45页
   ·再生苗的外植体愈伤组织及胚性愈伤组织的的诱导及胚状体的分化和胚状体的萌发第45-46页
4 结论第46-47页
5 创新性与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介第53-54页
导师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间作体系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的影响
下一篇:寒区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根瘤菌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