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生活污水的处理及回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水资源现状 | 第10-12页 |
·我国水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 第12-14页 |
·火电厂用水、节水概况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目的与来源 | 第15-16页 |
·课题的学术和实用意义 | 第16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火电厂生活污水回用方案 | 第18-30页 |
·概述 | 第18-19页 |
·火电厂用水量平衡分析 | 第19-20页 |
·不同用户对水质要求 | 第20-23页 |
·循环冷却水补给水 | 第20-22页 |
·绿化用水 | 第22页 |
·锅炉补给水 | 第22-23页 |
·冲灰冲渣系统补水及洗煤水 | 第23页 |
·火电厂生活污水的特点 | 第23-24页 |
·火电厂生活污水回用处理工艺选择 | 第24-26页 |
·A~2/O 工艺 | 第24-25页 |
·SBR 工艺 | 第25页 |
·生物接触氧化法 | 第25页 |
·方案比选 | 第25-26页 |
·现有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及其评价 | 第26-28页 |
·堆肥处理 | 第26页 |
·填埋 | 第26-27页 |
·水体消纳 | 第27页 |
·焚烧处理 | 第27页 |
·其他方法 | 第27-28页 |
·污泥燃烧发电的方法比较 | 第28-29页 |
·湿污泥与煤直接混烧发电 | 第28页 |
·烟气直接加热污泥干化 | 第28页 |
·汽轮机抽气间接加热污泥干化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3 生物接触氧化法 | 第30-41页 |
·概述 | 第30-32页 |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净化原理 | 第32-34页 |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6页 |
·填料的选择 | 第36-38页 |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设计与校核 | 第38-41页 |
·设计规模及水质 | 第38-39页 |
·工艺流程 | 第39页 |
·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 | 第39-41页 |
4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调试 | 第41-51页 |
·调试启动 | 第42-44页 |
·最佳气水比的确定 | 第44-47页 |
·COD 的去除效果 | 第47-48页 |
·氨氮的去除效果 | 第48-49页 |
·TP 的去除效果 | 第49页 |
·SS 的去除效果 | 第49-50页 |
·生活污水回用、减排技术评价 | 第50-51页 |
5 火电厂生活污水除磷 | 第51-58页 |
·概述 | 第51页 |
·化学除磷药剂的选择 | 第51-53页 |
·除磷药剂投加量试验 | 第53-55页 |
·沉淀时间对除磷的影响 | 第55-56页 |
·投加药剂后进出水 pH 的变化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6 火电厂生活污泥处置 | 第58-63页 |
·污泥的来源 | 第58页 |
·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 第58-59页 |
·污泥处置的方法 | 第59-60页 |
·混烧热值的测定 | 第60-61页 |
·燃烧热的测定方法 | 第60-61页 |
·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第61-63页 |
·环境效益 | 第61-62页 |
·社会效益 | 第62-63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建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