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姿态控制的正规矩阵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相关技术研究状况综述 | 第13-24页 |
|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 | 第13-16页 |
| ·多变量鲁棒控制系统的正规矩阵控制理论 | 第16-19页 |
| ·航天器的鲁棒姿态控制 | 第19-21页 |
| ·输入成形技术 | 第21-24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4-26页 |
| 第2章 航天器姿态运动模型及其特性 | 第26-48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航天器姿态表示及姿态运动学 | 第26-29页 |
| ·Euler 角及其姿态运动学 | 第26-27页 |
| ·四元数及其姿态运动学 | 第27-29页 |
|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 | 第29-34页 |
| ·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31-32页 |
| ·线性化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32-34页 |
| ·姿态运动模型的特性 | 第34-47页 |
| ·正规矩阵特性 | 第34-39页 |
| ·系统零极点分布 | 第39-44页 |
| ·对角优势特性 | 第44-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3章 刚体航天器姿态稳定的正规矩阵方法 | 第48-66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正规矩阵控制条件 | 第48-51页 |
| ·刚体航天器的正规矩阵姿态控制律 | 第51-55页 |
| ·乘性摄动的情况 | 第51-53页 |
| ·逆加反馈摄动的情况 | 第53-55页 |
| ·正规性的进一步提高 | 第55-60页 |
| ·惯性张量的在线估计 | 第56-58页 |
| ·使用遗传算法的在线调节 | 第58-59页 |
| ·使用模式搜索的在线调节 | 第59-60页 |
| ·数值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4章 柔性航天器姿态稳定的正规矩阵方法 | 第66-92页 |
| ·引言 | 第66页 |
| ·闭环内输入成形 | 第66-84页 |
| ·闭环内输入成形的稳定性 | 第68-73页 |
| ·闭环内输入成形的鲁棒性 | 第73-82页 |
| ·多模态系统的闭环内输入成形 | 第82-84页 |
| ·柔性航天器的正规矩阵姿态控制律 | 第84-86页 |
| ·数值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86-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 第5章 航天器姿态机动的正规矩阵方法 | 第92-110页 |
| ·引言 | 第92页 |
| ·大角度姿态机动问题的正规矩阵方法 | 第92-99页 |
| ·非线性系统鲁棒控制的反馈正规化 | 第93-94页 |
| ·控制律的设计与分析 | 第94-98页 |
| ·数值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98-99页 |
| ·姿态跟随问题的正规矩阵方法 | 第99-108页 |
| ·四元数误差姿态动力学模型 | 第100-101页 |
| ·控制律的设计与分析 | 第101-105页 |
| ·数值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105-10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 结论 | 第110-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2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124-126页 |
| 致谢 | 第126-127页 |
| 个人简历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