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概述 | 第10页 |
·高反式聚二烯烃的合成机理与方法 | 第10-20页 |
·丁二烯、异戊二烯阴离子聚合机理 | 第10-13页 |
·阴离子引发体系合成高反式聚二烯烃 | 第13-15页 |
·配位催化体系合成高反式聚二烯烃 | 第15-19页 |
·醇(钠)烯催化体系合成高反式聚二烯烃 | 第19-20页 |
·阴离子引发合成高反式二烯烃的引发剂 | 第20-22页 |
·有机铝助引发剂 | 第20页 |
·有机钡助引发剂 | 第20-21页 |
·有机锂引发剂 | 第21-22页 |
·聚合物的测试与表征 | 第22-23页 |
·红外吸收光谱法(IR) | 第22页 |
·核磁共振法(NMR) | 第22页 |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 第22-23页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23页 |
·动态力学分析(DMA) | 第23页 |
·橡胶的硫化体系 | 第23-24页 |
·高反式聚二烯烃的应用 | 第24-25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7-34页 |
·原材料及精制 | 第27-28页 |
·实验装置 | 第28-29页 |
·引发剂的制备与分析 | 第29-30页 |
·有机钡的合成与分析 | 第29-30页 |
·测定三异丁基铝浓度(TIBA) | 第30页 |
·吉尔曼双滴定法测定正丁基锂浓度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反式结构可调的聚异戊二烯的合成 | 第30-31页 |
·膨胀计法研究异戊二烯聚合动力学 | 第31页 |
·高反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的合成 | 第31页 |
·高反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合的动力学研究 | 第31-32页 |
·高反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 第32页 |
·聚合物的分析测试与表征 | 第32-3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76页 |
·反式结构可调的聚异戊二烯的合成研究 | 第34-52页 |
·引发剂配比对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34-38页 |
·聚合温度对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38-39页 |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 第39-40页 |
·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 第40-43页 |
·反式结构可调的聚异戊二烯的动力学研究 | 第43-52页 |
·高反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合反应研究 | 第52-72页 |
·共聚物微观结构的研究 | 第52-55页 |
·共聚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 第55-56页 |
·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研究 | 第56-57页 |
·共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57-67页 |
·共聚物组成随转化率分布研究 | 第67-71页 |
·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的研究 | 第71-72页 |
·高反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嵌段聚合物的合成研究 | 第72-76页 |
·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 第72-73页 |
·嵌段共聚物的微观结构 | 第73页 |
·嵌段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点(Tm) | 第73-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A 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