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EXtendedAbstract | 第8-14页 |
图清单 | 第14-20页 |
表清单 | 第20-21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21-23页 |
1 绪论 | 第23-33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5-3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30-33页 |
2 海石湾井田CO_2成因及成藏演化机制 | 第33-65页 |
·海石湾井田的区域地质特征 | 第33-37页 |
·海石湾井田CO_2的赋存规律 | 第37-44页 |
·海石湾井田CO_2成因鉴别 | 第44-49页 |
·海石湾井田地壳来源CO_2研究 | 第49-57页 |
·海石湾井田CO_2成藏机制 | 第57-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3 煤与CO_2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65-93页 |
·海石湾煤的基本特征研究 | 第65-69页 |
·煤对CO_2的吸附解吸特性 | 第69-85页 |
·低压下煤对CO_2/CH_4混合气体的吸附特性 | 第85-90页 |
·CO_2对煤体的改造作用 | 第90-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4 海石湾井田超临界CO_2赋存论证及其对突出控制作用 | 第93-112页 |
·超临界CO_2的基本性质 | 第93-96页 |
·海石湾井田超临界CO_2赋存现场测定 | 第96-100页 |
·煤对高压CO_2吸附解吸规律 | 第100-103页 |
·海石湾井田中超临界CO_2赋存的论证 | 第103-105页 |
·超临界CO_2对煤与CO_2突出控制作用 | 第105-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5 孔隙压力条件下采动煤岩体卸压变形的数值模拟 | 第112-135页 |
·含超临界CO_2煤层的突出防治方法 | 第112页 |
·采场下伏含煤岩体的力学特性 | 第112-117页 |
·含瓦斯煤的有效应力原理 | 第117-119页 |
·采动煤体孔隙度与渗透性的动态变化 | 第119-121页 |
·孔隙压力条件下采动煤岩体卸压变形的数值分析 | 第121-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6 远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及卸压CO_2抽采工程实践 | 第135-153页 |
·保护层开采试验区概况 | 第135-137页 |
·保护层开采及卸压CO_2抽采 | 第137-141页 |
·被保护层的卸压抽采效果分析 | 第141-145页 |
·工作面采掘期间的指标验证及瓦斯涌出情况分析 | 第145-148页 |
·6223工作面抽排瓦斯的分异效应 | 第148-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152-153页 |
7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第153-157页 |
·主要结论 | 第153-155页 |
·创新点 | 第155页 |
·研究展望 | 第155-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6页 |
作者简介 | 第166-16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