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前言 | 第6-12页 |
一、概念界定与选题意义 | 第6-8页 |
二、相关成果与尚需突破的问题 | 第8-10页 |
三、本文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属国的设立及其兵员数量之测度 | 第12-23页 |
第一节 秦汉属国设立概况 | 第12-16页 |
第二节 兵员数量的测估 | 第16-23页 |
第二章 属国兵在建制上与汉廷中原兵的差异 | 第23-29页 |
第一节 领导体制不尽一致 | 第23-25页 |
第二节 集兵方式的差别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军、兵种不完全相同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属国兵的后勤补给与军费来源 | 第29-39页 |
第一节 武器装备的配置 | 第29-33页 |
第二节 士兵生活资料的补给 | 第33-36页 |
第三节 军事费用的来源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属国兵的职责及其与中原军之关系 | 第39-44页 |
第一节 平时为汉廷侦侯守边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战时协同汉廷兵出征 | 第40-42页 |
第三节 对汉廷实行“以夷制夷”政策的分析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属国兵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 第44-50页 |
第一节 就地用兵,减轻内地人民的兵役负担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改善兵员结构,弥补中原兵在战略战术上的缺陷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加强了周边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 第46-48页 |
第四节 异族兵团的不安定因素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
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