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事业部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8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绩效评价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0-16页 |
·国外绩效评价研究动态综述 | 第10-13页 |
·国内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状况 | 第13-16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概述 | 第18-20页 |
·战略管理理论 | 第18页 |
·目标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0页 |
·绩效评价理论在事业部绩效评价中的运用 | 第20-24页 |
·事业部组织模式及其特点 | 第20-21页 |
·绩效评价理论在事业部组织结构模式中的运用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中联重科事业部绩效评价体系诊断 | 第25-37页 |
·中联重科简介 | 第25-29页 |
·中联重科发展战略 | 第26-27页 |
·中联重科组织模式 | 第27-29页 |
·中联重科事业部绩效评价体系 | 第29-32页 |
·年度经营目标 | 第29-30页 |
·中联重科事业部绩效考评计分方法 | 第30-31页 |
·考核结算 | 第31-32页 |
·现行评价体系诊断 | 第32-36页 |
·积极因素 | 第32-33页 |
·存在的缺陷 | 第33-35页 |
·优化思考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中联重科事业部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7-49页 |
·中联重科事业部绩效评价的目的 | 第37页 |
·中联重科事业部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37-38页 |
·目标一致性 | 第37-38页 |
·可衡量性 | 第38页 |
·战略相符性 | 第38页 |
·平衡性 | 第38页 |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 第38页 |
·中联重科事业部绩效评价主体与客体 | 第38-39页 |
·评价主体 | 第38-39页 |
·评价客体 | 第39页 |
·中联重科事业部绩效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39-40页 |
·中联重科事业部绩效考评指标设计 | 第40-43页 |
·指标体系构成 | 第40-41页 |
·指标内涵 | 第41页 |
·财务指标优化方案 | 第41-43页 |
·绩效评价标准及计分方法 | 第43-45页 |
·绩效评价标准 | 第43-44页 |
·绩效考评计分方法 | 第44-45页 |
·中联重科事业部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 | 第45-47页 |
·目标责任书 | 第45-46页 |
·事业部绩效考核办法 | 第46页 |
·新的事业部绩效评价体系优越性探讨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中联重科事业部绩效评价体系的组织实施 | 第49-57页 |
·评价工作机构 | 第49-50页 |
·评价工作领导机构 | 第49页 |
·工作机构 | 第49-50页 |
·评价工作方式 | 第50页 |
·评价实施流程 | 第50-53页 |
·前期准备 | 第50-51页 |
·评价工作实施流程 | 第51-53页 |
·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 第53-56页 |
·评价结果在薪酬激励层面的运用 | 第53-54页 |
·评价结果在公司层面的运用 | 第54-55页 |
·评价结果在事业部层面的运用 | 第55页 |
·评价结果在经营管理者层面的运用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