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理论论文

若干安全协议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16页
   ·研究成果第16-17页
   ·章节安排第17-19页
第二章 基础知识第19-35页
   ·数论相关问题第19-24页
     ·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和RSA 问题第19-21页
     ·离散对数和Diffie–Hellman 问题第21-23页
     ·Hash 函数第23页
     ·数论假设第23-24页
   ·公钥密码体制介绍第24-29页
     ·公钥密码体制分类第24-26页
     ·公钥密码体制的主要功能第26-29页
   ·双线性对运算及困难假设第29-31页
     ·双线性对的概念和性质第29页
     ·基于双线性对的计算困难性问题和假设第29-31页
   ·可证明安全性理论第31-34页
     ·随机预言模型下的可证明安全第32-33页
     ·标准模型下的可证明安全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签密(认证加密)协议的分析与设计第35-49页
   ·签密(认证加密)协议研究进展第35-36页
   ·一个可公开验证和前向安全的签密协议第36-41页
     ·SCS 签密协议回顾与分析第36-38页
     ·N-SCS 签密协议的设计第38-39页
     ·N-SCS 协议的安全性分析第39-40页
     ·N-SCS 协议的效率分析第40-41页
   ·前向安全的认证加密协议及扩展的消息链接协议第41-48页
     ·H-C 认证加密协议的回顾和分析第41-43页
     ·新认证加密协议(N-AEP)的设计第43-44页
     ·N-AEP 协议的安全性分析第44-45页
     ·消息链接的认证加密协议(M-AEP)的设计第45-46页
     ·M-AEP 协议的安全性分析第46-47页
     ·N-AEP 协议和M-AEP 协议的效率分析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不可否认协议的研究与设计第49-67页
   ·不可否认协议的研究进展第49-53页
     ·相关概念第49-51页
     ·研究进展第51-52页
     ·目前的研究热点第52-53页
   ·优化的双方不可否认协议的通用模型第53-60页
     ·可验证承诺签名第53页
     ·具体的可验证承诺签名方案第53-55页
     ·消息无需保密的NRP 通用模型及其安全性分析第55-57页
     ·提供消息保密的NRP 通用模型及其安全性分析第57-60页
   ·基于签密的多消息传递的多方不可否认协议第60-66页
     ·组播技术和群加密技术第60-61页
     ·具体协议的设计第61-63页
     ·安全性分析和效率比较第63-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身份鉴别协议的设计与分析第67-87页
   ·身份鉴别协议的研究进展第67-71页
     ·身份鉴别协议概述第67-68页
     ·攻击类型和安全属性第68-70页
     ·当前研究进展第70-71页
   ·基于公钥证书的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身份鉴别协议第71-75页
     ·高效的身份鉴别协议的设计第72-73页
     ·安全性证明第73-75页
     ·性能分析第75页
   ·新的基于ID 的可证安全身份鉴别协议第75-82页
     ·HH 身份鉴别协议回顾第76页
     ·HH 协议的安全性分析第76-77页
     ·基于ID 的身份鉴别协议的定义及??攻击游戏第77-78页
     ·新的基于ID 的身份鉴别协议第78-79页
     ·协议的安全性证明第79-81页
     ·协议的正确性及效率分析第81-82页
   ·可抗中间人攻击的身份鉴别协议第82-85页
     ·具体协议的设计第82-83页
     ·安全性分析第83-85页
     ·协议的效率分析第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结束语第87-89页
致谢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8-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空时编码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HRRP和JEM信号的雷达目标识别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