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导言 | 第8-16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1、理论依据 | 第8-9页 |
2、现实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3页 |
1、自我教育的内涵 | 第10页 |
2、自我教育的特点 | 第10页 |
3、自我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 第10-11页 |
4、关于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1-12页 |
5、自我教育的方法、途径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 相关概念解读 | 第14-16页 |
1、自我教育的概念 | 第14页 |
2、自我教育与教育 | 第14-16页 |
二、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16-24页 |
(一) 自我教育意识欠缺 | 第16-19页 |
1、成才意识狭隘,修身意识薄弱 | 第16-17页 |
2、自由意识强化,规范意识欠缺 | 第17页 |
3、投机意识强烈,奋斗精神缺失 | 第17-18页 |
4、个体意识强烈,集体意识薄弱 | 第18-19页 |
(二) 自我教育能力较差 | 第19-24页 |
1、自我学习缺乏持续性,理论功底欠缺 | 第19-20页 |
2、自我控制缺乏意志力,易受外界影响 | 第20-21页 |
3、道德约束能力较差,造成行为失范 | 第21-22页 |
4、自我调适能力不足,造成人格发展缺陷 | 第22-24页 |
三、对大学生自我教育问题的原因探析 | 第24-32页 |
(一) 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自我教育的不稳定性 | 第24-26页 |
1、自豪感与自卑感的交织影响着大学生对自我认识的准确性 | 第24-25页 |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并存影响着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 第25页 |
3、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影响着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持续性 | 第25-26页 |
4、时代巨变与大学生适应性欠佳冲淡了自我教育的实际效果 | 第26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不利于自我教育的发展 | 第26-29页 |
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理想化淡化了个体自我教育的需求 | 第26-27页 |
2、教育与管理的分离不利于认知向行为的转化 | 第27-28页 |
3、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非整体性削弱了自我教育的效果 | 第28-29页 |
(三) 缺乏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合力 | 第29-32页 |
1、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社会转型造成价值观念的冲突 | 第29-30页 |
2、网络环境对大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挑战 | 第30-32页 |
四、解决大学生自我教育问题的对策 | 第32-46页 |
(一) 强化主体意识,激发自我教育需求 | 第32-33页 |
(二) 发展自我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第33-35页 |
(三)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促进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第35-39页 |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指导性作用,为自我教育奠定思想基础 | 第35-38页 |
2、继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促进实践发展自我教育能力 | 第38-39页 |
(四)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个体自我教育与集体自我教育相结合 | 第39-46页 |
1、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增强集体意识与归属感 | 第40-42页 |
2、创新网络环境,网络成为自我教育的新阵地 | 第42-43页 |
3、优化同辈非正式群体环境,促进集体自我教育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