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课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国内外关于CRCP 的应用概况 | 第12-13页 |
·国内外关于GFRP 筋的研究 | 第13-15页 |
·国内外CRCP 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GFRP 筋材料性能研究 | 第19-27页 |
·GFRP 筋粘结性能试验 | 第19-24页 |
·GFRP 筋拉伸力学性能试验 | 第24-26页 |
·GFRP 筋的其他性能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GFRP 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温度应力分析 | 第27-40页 |
·GFRP 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27-35页 |
·CRC 板有限元模型 | 第27页 |
·加筋层模型的确定 | 第27页 |
·混凝土层模型的建立 | 第27-31页 |
·其它结构层模型的建立 | 第31页 |
·GFRP 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温度模型建立 | 第31-34页 |
·GFRP 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有限元计算模型验证 | 第34-35页 |
·温度应力参数影响分析 | 第35-37页 |
·温度梯度T_g的影响 | 第35页 |
·CRC 板厚度h_c的影响 | 第35-36页 |
·配筋率影响 | 第36页 |
·CRC 板模量影响 | 第36-37页 |
·配筋设计方法的拓展 | 第37-39页 |
·配筋设计参数图的拓展 | 第37-38页 |
·配筋设计参数图的验证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GFRP 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第40-65页 |
·设计基础 | 第40-41页 |
·GFRP 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 第41-43页 |
·CRC 板结构厚度设计 | 第43-49页 |
·一般要求 | 第43页 |
·荷载应力计算 | 第43-46页 |
·温度应力计算 | 第46-49页 |
·CRC 板厚度确定 | 第49页 |
·CRC 板结构配筋设计 | 第49-54页 |
·设计指标 | 第50页 |
·纵向配筋设计 | 第50-53页 |
·横向配筋设计 | 第53页 |
·GFRP 筋的选择原则与布置要求 | 第53-54页 |
·GFRP 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接缝与端部设计 | 第54-56页 |
·CRC 板接缝设计 | 第54-55页 |
·GFRP 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处理 | 第55-56页 |
·GFRP 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步骤与设计示例 | 第56-64页 |
·GFRP 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步骤与框图 | 第56-59页 |
·GFRP 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示例 | 第59-63页 |
·基层排水设施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GFRP 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观测 | 第65-81页 |
·试验路结构方案 | 第65-66页 |
·项目概况 | 第65页 |
·主要技术指标 | 第65-66页 |
·方案设计 | 第66页 |
·基层施工 | 第66-70页 |
·施工准备 | 第66-67页 |
·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 | 第67-69页 |
·现场质量控制 | 第69-70页 |
·养生 | 第70页 |
·封层施工 | 第70-71页 |
·洒布沥青 | 第70页 |
·撒布主集料 | 第70页 |
·碾压 | 第70页 |
·撒布粗砂 | 第70页 |
·再次洒布沥青 | 第70-71页 |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71-72页 |
·水泥 | 第71页 |
·碎石 | 第71页 |
·砂 | 第71-72页 |
·水 | 第72页 |
·外加剂 | 第72页 |
·GFRP 筋与钢筋 | 第72页 |
·配合比 | 第72页 |
·GFRP 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 | 第72-77页 |
·施工准备 | 第72-73页 |
·施工 | 第73-77页 |
·端部处理施工 | 第77页 |
·试验路观测 | 第77-80页 |
·裂缝分类 | 第78页 |
·裂缝形态规律 | 第78-79页 |
·裂缝间距发展规律 | 第79-80页 |
·裂缝宽度发展规律 | 第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GFRP 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经济性评价 | 第81-84页 |
·经济效益分析的依据 | 第81页 |
·经济效益费用分析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4页 |
·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90-91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