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知识分子及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概念 | 第11-13页 |
二、新文学史上知识分子题材创作概况 | 第13-18页 |
第一章 新时期第一个十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特点:坚守 | 第18-27页 |
一、表现扫描 | 第18-22页 |
(一) “虽九死亦未悔”型 | 第18-21页 |
(二) “默默耕耘奉献”型 | 第21-22页 |
二、原因解析 | 第22-24页 |
(一) 外因分析:知识分子身份重新确认和文艺思想解放 | 第22-23页 |
(二) 内因分析:传统的士大夫精神与现代启蒙者角色 | 第23-24页 |
三、崇高庄重的艺术风格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新时期第二个十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特点:焦虑 | 第27-39页 |
一、表现扫描 | 第27-33页 |
(一) “困境中苦苦挣扎”型 | 第28-30页 |
(二) “日益世俗化平民化”型 | 第30-33页 |
二、原因解析 | 第33-37页 |
(一) 外因分析:社会转型与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 | 第33-36页 |
(二) 内因分析:迎合读者与文学世俗化的需要 | 第36-37页 |
三、反讽狂欢的艺术风格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新时期第三个十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特点:多元 | 第39-50页 |
一、表现扫描 | 第39-44页 |
(一) “迷茫坚守”型 | 第39-41页 |
(二) “痛苦挣扎”型 | 第41-42页 |
(三) “继续世俗化”型 | 第42-44页 |
二、原因解析 | 第44-46页 |
(一) 多元化文学思潮 | 第44-45页 |
(二) 对知识分子现状的反思 | 第45-46页 |
三、艺术创作新的探索 | 第46-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