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1 引言 | 第12-22页 |
·除草剂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剂研究概况 | 第14-22页 |
·丙酮酸脱氢酶系概况 | 第14-16页 |
·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机理 | 第14-15页 |
·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调控 | 第15-16页 |
·丙酮酸脱氢酶系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剂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2页 |
·试验材料 | 第22-24页 |
·供试杂草及作物 | 第22-23页 |
·供试药品及主要化学、生化试剂 | 第23-24页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32页 |
·HIA-1 室内生物测定试验 | 第24-26页 |
·除草活性测定 | 第24页 |
·芽前芽后活性比较 | 第24-25页 |
·杀草谱试验 | 第25页 |
·安全性测定 | 第25页 |
·施药适期的研究 | 第25页 |
·吸收部位研究 | 第25-26页 |
·HIA-1 对PDC 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试材培养 | 第26页 |
·试剂 | 第26页 |
·线粒体提取 | 第26-27页 |
·PDC 粗酶液制备 | 第27页 |
·酶活力测定 | 第27页 |
·HIA-1 对苘麻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7-30页 |
·HIA-1 对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HIA-1 对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 第28页 |
·HIA-1 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第28-29页 |
·HIA-1 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29-30页 |
·田间药效试验 | 第30-32页 |
·试验设计 | 第30页 |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 第30页 |
·施药方法 | 第30页 |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 第30-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8页 |
·HIA-1 室内生物活性研究 | 第32-42页 |
·除草活性测定 | 第32页 |
·芽前芽后活性试验 | 第32-34页 |
·杀草谱 | 第34-36页 |
·HIA-1 对作物安全性测定结果 | 第36-38页 |
·HIA-1 对常见旱田作物的选择性测定 | 第36-37页 |
·HIA-1 对不同玉米品种的选择性测定 | 第37-38页 |
·施药适期 | 第38页 |
·吸收部位研究 | 第38-42页 |
·HIA-1 对PDC 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HIA-1 对苘麻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43-46页 |
·HIA-1 处理后苘麻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变化 | 第43-44页 |
·HIA-1 处理后苘麻SOD 活性的变化 | 第44页 |
·HIA-处理后苘麻POD 活性的变化 | 第44-45页 |
·HIA-1 处理后苘麻根系活力的变化 | 第45-46页 |
·田间试验结果 | 第46-48页 |
4 讨论 | 第48-52页 |
·关于新化合物HIA-1 结构和活性的关系 | 第48-49页 |
·关于新化合物HIA-1 的吸收传导性 | 第49页 |
·关于新化合物HIA-1 作用机理研究 | 第49-50页 |
·关于新化合物HIA-1 对苘麻部分生化指标的研究 | 第50-51页 |
·关于新化合物HIA-1 在玉米田应用的初步探讨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本论文的特点及创新之处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