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景观定量化评价以及动态演化研究的内涵以及释义 | 第12-14页 |
·多标准性 | 第13页 |
·主客观二元性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景观格局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景观格局动态演化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模型在景观格局评价和动态演化中的应用 | 第20-24页 |
·结合地质地貌的综合评价单元的划定 | 第21页 |
·模型选择的原则 | 第21页 |
·景观评价涉及到的模型 | 第21-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2 研究区区域概况 | 第28-30页 |
·地理位置 | 第28页 |
·研究区气候概况 | 第28-29页 |
·地形与地貌特征 | 第29-30页 |
3 基础数据的处理 | 第30-35页 |
·遥感数据预处理及解译 | 第30-33页 |
·DEM 的建立 | 第33-35页 |
4 县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邻域关系定量化评价及动态演化分析 | 第35-43页 |
·分析方法 | 第35-37页 |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邻域关系定量化评价 | 第37-40页 |
·县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邻域关系动态演化分析 | 第40-43页 |
5 栖霞市城区和郊区景观格局小波分析 | 第43-50页 |
·研究方法 | 第43-45页 |
·栖霞市城区及周边地区概况 | 第45-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6 流域尺度山区景观格局垂直分异:评价以及动态变化研究 | 第50-67页 |
·庵里流域概况 | 第51-52页 |
·数据处理 | 第52-53页 |
·景观指数选取 | 第53-54页 |
·流域尺度景观格局垂直分异评价 | 第54-58页 |
·景观类型尺度指数分析 | 第54-56页 |
·景观尺度指数分析 | 第56-58页 |
·栖霞市小流域景观格局垂直分异动态变化研究 | 第58-67页 |
·数据处理 | 第58-59页 |
·景观指数选取 | 第59-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7页 |
7 基于林地保护的山区道路优化设计 | 第67-76页 |
·研究道路概况 | 第68页 |
·研究方法 | 第68-7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0-76页 |
·DEI 的确定 | 第70-71页 |
·耗费表面的建立 | 第71-76页 |
8 结论 | 第76-80页 |
9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