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移动变电站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课题背景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8-9页 |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简介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意义及本文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移动变电站结构及典型故障 | 第13-26页 |
·移动变电站结构 | 第13页 |
·高压侧开关箱故障分析 | 第13-16页 |
·断路器的种类 | 第14-15页 |
·真空断路器故障分析 | 第15-16页 |
·变压器典型故障分析 | 第16-19页 |
·变压器的典型故障 | 第16-17页 |
·变压器的参数变化导致故障的演变过程分析 | 第17-19页 |
·低压侧典型故障分析 | 第19-26页 |
·漏电故障 | 第19-22页 |
·过载故障 | 第22-23页 |
·短路故障 | 第23-26页 |
第3章 移动变电站故障检测 | 第26-36页 |
·真空断路器开关特性故障检测 | 第26-29页 |
·真空断路器真空度的检测 | 第26-28页 |
·真空断路器合闸线圈故障检测 | 第28-29页 |
·线路故障的检测 | 第29页 |
·温度故障检测 | 第29-30页 |
·变压器励磁涌流分析 | 第30-36页 |
·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 | 第30-31页 |
·励磁涌流产生的机理及鉴别 | 第31-36页 |
第4章 电力系统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 | 第36-54页 |
·傅里叶变换算法 | 第36-38页 |
·小波变换算法基础 | 第38-45页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39-40页 |
·二进小波 | 第40-41页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41页 |
·小波框架 | 第41-42页 |
·多分辨分析 | 第42-45页 |
·改进递归小波变换的研究 | 第45-50页 |
·递归小波变换 | 第45-46页 |
·改进递归小波变换 | 第46-50页 |
·基于IRWT的变压器励磁涌流的鉴别 | 第50-54页 |
·基于 IRWT 的变压器励磁油流鉴别算法 | 第50-51页 |
·算例仿真分析 | 第51-54页 |
第5章 监测诊断系统设计的实现 | 第54-66页 |
·系统硬件设计 | 第54-62页 |
·硬件电路整体设计 | 第54-55页 |
·微处理器 | 第55-58页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58-61页 |
·双 CPU 的连接 | 第61-62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62-66页 |
·主程序设计 | 第62-63页 |
·断路器故障诊断程序设计 | 第63-64页 |
·励磁涌流鉴别程序设计 | 第64-65页 |
·低压侧线路保护程序设计 | 第65页 |
·温度处理程序设计 | 第65-66页 |
第6章 基于CAN总线通信节点 | 第66-75页 |
·CAN总线简介 | 第66-69页 |
·CAN2.0 介绍 | 第67页 |
·CAN 2.0 规范 | 第67-69页 |
·CAN总线与 RS-485 的比较 | 第69-70页 |
·CAN总线节点实现 | 第70-75页 |
·CAN 节点硬件电路设计 | 第70-72页 |
·CAN节点通信软件设计 | 第72-74页 |
·CAN节点通信测试 | 第74-7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1 总结 | 第75页 |
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