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9-14页 |
·国外发展动态 | 第9-12页 |
·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 第12页 |
·国内发展动态 | 第12-14页 |
·研究技术路线和理论框架 | 第14-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理论框架 | 第14-16页 |
第1章 新农村景观规划概述 | 第16-21页 |
·新农村的概念界定 | 第16页 |
·新农村建设与新农村景观规划 | 第16-18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 第16-17页 |
·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内涵 | 第17页 |
·新农村建设与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相互关系 | 第17-18页 |
·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区域景观规划(Regional Landscape Planning) | 第18页 |
·人类聚居环境学(Studies of Human Inhabitation and Settlement Environmeng ) | 第18页 |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 第18-19页 |
·乡村旅游学(Rural Tourism) | 第19页 |
·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动因 | 第19-21页 |
·经济支持 | 第19页 |
·国家政策 | 第19-20页 |
·规划水平 | 第20页 |
·民众和领导意识 | 第20-21页 |
第2章 农村景观意象与形态构成 | 第21-35页 |
·农村景观意象 | 第21页 |
·农村景观形态构成 | 第21-34页 |
·自然景观形态 | 第21-22页 |
·聚落景观形态 | 第22-28页 |
·农业景观形态 | 第28-32页 |
·文化景观形态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农村景观现状及基本问题 | 第35-45页 |
·自然景观的现状及问题 | 第35-36页 |
·聚落景观的现状及问题 | 第36-41页 |
·农村聚居地的变迁 | 第36-37页 |
·农村聚落景观的问题 | 第37-41页 |
·农业景观的现状及问题 | 第41-42页 |
·文化景观的现状及问题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新农村景观更新与保留设计研究 | 第45-62页 |
·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出发点 | 第45页 |
·农村景观发展趋势 | 第45页 |
·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 第45页 |
·广大农民的意愿 | 第45页 |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第45页 |
·新农村景观更新与保留的内涵 | 第45-46页 |
·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 第45-46页 |
·更新与保留的四个景观层面 | 第46页 |
·更新与保留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46-47页 |
·整体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生态优先原则 | 第47页 |
·保护和发展乡土文化原则 | 第47页 |
·公众参与原则 | 第47页 |
·科学创新原则 | 第47页 |
·更新与保留设计的和基本理念和基本思路 | 第47-49页 |
·基本理念 | 第47-48页 |
·基本思路 | 第48-49页 |
·新农村景观更新与保留研究 | 第49-61页 |
·农村整体景观的更新保留 | 第49-51页 |
·农村聚落景观的更新保留 | 第51-58页 |
·农村农业产业景观的更新保留 | 第58-60页 |
·农村文化景观的更新保留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与探讨——以金坛市上汤村新农村建设为例探讨景观规划的的更新与保留 | 第62-79页 |
·案例解读与分析 | 第62-74页 |
·基地现状 | 第63页 |
·总体景观规划 | 第63-65页 |
·景观生态规划 | 第65-67页 |
·农业景观规划 | 第67-71页 |
·休闲空间景观 | 第71-74页 |
·上汤村景观规划评价及探讨 | 第74-78页 |
·上汤村景观规划评价 | 第74-75页 |
·上汤村景观规划探讨 | 第75-78页 |
·小结与建议 | 第78-79页 |
第6章 结语与讨论 | 第79-82页 |
·研究脉络 | 第79页 |
·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研究感言 | 第80页 |
·研究展望 | 第80-81页 |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参考网页 | 第83-84页 |
详细摘要 | 第84-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