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9-12页 |
第一章 民间艺术与城市公园 | 第12-21页 |
·民间艺术的理论认知 | 第12-15页 |
·民间艺术内涵 | 第12-13页 |
·民间艺术在城市特色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 第13-14页 |
·民间艺术在现代城市中的生存现状 | 第14-15页 |
·城市公园的理论认知 | 第15-18页 |
·城市公园的内涵 | 第15页 |
·城市公园的功能与作用 | 第15-16页 |
·城市公园的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民间艺术与城市公园的关系 | 第18-21页 |
·民间艺术在城市公园中表达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民间艺术在城市公园中表达的可能性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民间艺术在城市公园设计中表达的存在问题与原则 | 第21-30页 |
·民间艺术在公园绿地中表达的存在问题 | 第21页 |
·文化挖掘不到位 | 第21页 |
·表现民间艺术的设计手法雷同 | 第21页 |
·参与性不够 | 第21页 |
·设计建造水平有待提高 | 第21页 |
·民间艺术在公园设计中表达的原则 | 第21-30页 |
·以公园所处地域性特征为基础 | 第21-22页 |
·以民间艺术中蕴涵的哲学思想为规划设计指导 | 第22页 |
·以现代城市公园景观的内涵为设计准绳 | 第22-23页 |
·以城市公园绿地类型为表达深度的依据 | 第23-29页 |
·以现代审美情趣为标准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民间艺术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表达思路与手法 | 第30-52页 |
·民间艺术在城市公园设计中表达的元素 | 第30-33页 |
·民间艺术中的“物” | 第30-32页 |
·民间艺术中的“事” | 第32-33页 |
·民间艺术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表达思路 | 第33-41页 |
·展示传统 | 第34-38页 |
·现代演绎 | 第38-41页 |
·民间艺术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表达手法 | 第41-49页 |
·引借 | 第41-42页 |
·转化 | 第42-44页 |
·夸张 | 第44-45页 |
·拼贴 | 第45-46页 |
·抽象 | 第46-48页 |
·对比 | 第48页 |
·象征 | 第48-49页 |
·民间艺术在城市公园中的表达载体 | 第49-52页 |
·园路铺装 | 第49-50页 |
·园林建筑 | 第50页 |
·园林建筑小品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实践中的回应——迁西县东山文化公园民间艺术的表达 | 第52-64页 |
·基地现状 | 第52页 |
·对民间艺术主题的确立 | 第52-54页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公园主题的基本定位 | 第52-53页 |
·公园主题的深度挖掘 | 第53-54页 |
·民间艺术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 第54-55页 |
·迁西民间艺术在东山公园中的表达 | 第55-64页 |
·民间艺术在东山公园表达的深度 | 第55-56页 |
·民间艺术在东山公园中的表达 | 第56-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详细摘要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