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香料及化妆品工业论文--化妆品论文--护肤用品论文

漆蜡催化改性及漆蜡基异丙酯微乳液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1.2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第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3页
        1.2.1 漆蜡加工利用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漆蜡的催化加氢进展第18-20页
        1.2.3 脂肪酸异丙酯的合成第20-22页
        1.2.4 漆蜡基脂肪酸异丙酯微乳液研究第22-23页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3-26页
        1.3.1 研究目标第23-24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24页
        1.3.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1.3.4 主要创新点第25-26页
第二章 改性漆蜡的复配工艺与性能研究第26-37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实验部分第26-28页
        2.2.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第26-27页
        2.2.2 实验方法第27-2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8-35页
        2.3.1 精制漆蜡与日本精制白蜡性能对比第28-29页
        2.3.2 漆蜡加氢因素的影响第29-33页
        2.3.3 加氢精制后漆蜡物化性能的差异第33-34页
        2.3.4 新型复合漆蜡的复配第34-35页
    2.4 结论第35-37页
第三章 酶催化酯化合成漆蜡基异丙酯及性能研究第37-48页
    3.1 前言第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9页
        3.2.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第37-38页
        3.2.2 实验方法第38页
        3.2.3 分析方法第38-39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9-47页
        3.3.1 产物的结构鉴定第39-40页
        3.3.2 酶法合成漆蜡基异丙酯的单因素试验第40-43页
        3.3.3 酶法合成漆蜡基异丙酯的正交实验第43-45页
        3.3.4 漆蜡异丙酯的理化性质及组成第45-47页
    3.4 结论第47-48页
第四章 漆蜡基异丙酯微乳液的制备第48-58页
    4.1 前言第48页
    4.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4.2.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第48页
        4.2.2 实验方法第48-50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0-57页
        4.3.1 微乳液配方的筛选第50-53页
        4.3.2 微乳液稳定性检测第53-54页
        4.3.3 微乳液类型的鉴定第54-56页
        4.3.4 微乳液粒径测定第56-57页
    4.4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熊果苷微乳液的制备及性能检测第58-69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实验部分第58-62页
        5.2.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第58-59页
        5.2.2 实验方法第59-6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2-68页
        5.3.1 熊果苷微乳液制备第62-63页
        5.3.2 AR-IPE微乳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第63页
        5.3.3 防晒效果评价第63-66页
        5.3.4 熊果苷微乳含量的测定第66-67页
        5.3.5 熊果苷微乳的离心稳定性试验第67-68页
    5.4 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2页
    6.1 结论第69-70页
    6.2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杭州地区典型彩叶树种秋季呈色特征研究
下一篇:柑橘凤蝶细胞系RIRI-PX1的克隆及无血清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