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44页 |
| ·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第12-29页 |
| ·放线菌是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 第12-13页 |
| ·筛选新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 ·大孔吸附树脂在分离纯化上应用 | 第19-22页 |
| ·农用抗生素研究进展 | 第22-29页 |
| ·放线菌分类研究进展 | 第29-35页 |
| ·经典分类方法 | 第29-30页 |
| ·化学分类方法 | 第30-32页 |
| ·分子分类方法 | 第32-34页 |
| ·多相分类方法 | 第34-35页 |
| ·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环肽研究进展 | 第35-42页 |
| ·天然环肽的研究概况 | 第35-39页 |
| ·环肽合成的研究概况 | 第39-40页 |
| ·环肽的分离及结构鉴定方法 | 第40-42页 |
| ·论文设计思路 | 第42-44页 |
| ·选题背景 | 第4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2-43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43-44页 |
| 第二章 菌株的分类地位 | 第44-5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4-51页 |
| ·材料 | 第44-47页 |
| ·方法 | 第47-5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 ·菌株分子鉴定 | 第51-54页 |
| ·菌株形态特征 | 第54页 |
| ·菌株培养特征 | 第54-55页 |
| ·菌株生理生化特征 | 第55-56页 |
| ·全细胞壁氨基酸和糖分析 | 第56-57页 |
| ·讨论 | 第57-58页 |
| 第三章 Streptomyces alboflavus 313 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 第58-7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8-60页 |
| ·材料 | 第58-59页 |
| ·方法 | 第59-6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0-73页 |
| ·Doskochilova 溶剂系统分析结果 | 第60页 |
| ·吸附树脂的选择 | 第60-61页 |
| ·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 | 第61-62页 |
| ·活性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62-73页 |
| ·讨论 | 第73-74页 |
| 第四章 环肽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评价 | 第74-8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4-76页 |
| ·材料 | 第74-75页 |
| ·方法 | 第75-7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6-81页 |
| ·NW-G01 的抑菌活性 | 第76-79页 |
| ·NW-G03 和NW-G06 抑制细菌活性 | 第79-80页 |
| ·抗肿瘤活性 | 第80-81页 |
| ·讨论 | 第81-82页 |
| 第五章 环肽化合物的HPLC 分析方法 | 第82-9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82-83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82页 |
| ·方法 | 第82-8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3-92页 |
|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83-84页 |
| ·混合标准样品色谱分析条件 | 第84-88页 |
| ·NW-G01、NW-G03 和 NW-G06 的标准曲线 | 第88-90页 |
| ·最小检测限 | 第90页 |
| ·精密度和准确度 | 第90-92页 |
| ·讨论 | 第92-93页 |
| 第六章 大孔吸附树脂对环肽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 第93-10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93-95页 |
| ·材料 | 第93-94页 |
| ·方法 | 第94-9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95-98页 |
| ·不同大孔吸附树脂最大吸附量的测定 | 第95-96页 |
| ·HPD400 树脂的动态吸附量 | 第96页 |
| ·甲醇洗脱浓度的测定 | 第96-97页 |
| ·发酵初期添加HPD400 树脂的初步研究 | 第97-98页 |
| ·讨论 | 第98-100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0-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12页 |
| 附录 1 菌落形态 | 第112-113页 |
| 附录 2 化合物图谱 | 第113-139页 |
| 附录 3 抑真菌活性 | 第139-142页 |
| 缩略词 | 第142-143页 |
| 致谢 | 第143-144页 |
| 作者简介 | 第144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拟发表论文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