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补肾法(广防风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缩略语表 | 第8-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30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0-14页 |
·病例选择 | 第10页 |
·诊断标准 | 第10-13页 |
·西医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 | 第10页 |
·中医肾阴虚证辨证标准 | 第10页 |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 第10-12页 |
·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 第12页 |
·Kupperman评分法 | 第12-13页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3页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3页 |
·剔除病例标准 | 第13-14页 |
·退出标准(脱落病例标准) | 第14页 |
·中止试验标准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4-15页 |
·试验设计 | 第14页 |
·样本含量 | 第14页 |
·随机分组方法 | 第14页 |
·对照药选择 | 第14-15页 |
·盲法设计 | 第15页 |
·治疗方案 | 第15-16页 |
·试验药品的名称和规格 | 第15页 |
·用药方法 | 第15页 |
·疗程 | 第15页 |
·合并用药 | 第15页 |
·药品清点 | 第15-16页 |
·观测项目 | 第16页 |
·诊断性指标 | 第16页 |
·安全性观测 | 第16页 |
·疗效性观测 | 第16页 |
·观察时间 | 第16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6-17页 |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 第16-17页 |
·主要症状单项疗效标准 | 第17页 |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第17页 |
·不良事件的记录与报告 | 第17页 |
·临床质量控制 | 第17-18页 |
3 统计分析 | 第18页 |
·分析数据集 | 第18页 |
·全分析集(FAS) | 第18页 |
·疗效评价数据集(PP) | 第18页 |
·安全性分析数据集(SS) | 第18页 |
·统计方法 | 第18页 |
4 试验结果 | 第18-22页 |
·两组病例分布分析 | 第18-19页 |
·病例可比性分析 | 第19-22页 |
·治疗前人口学特征和一般检查 | 第19-21页 |
·相关治疗前情况比较 | 第21-22页 |
·服药依从性分析 | 第22页 |
5 疗效分析 | 第22-28页 |
·综合疗效分析 | 第22-23页 |
·两组总疗效各阶段分析 | 第23-24页 |
·主症疗效分析 | 第24-25页 |
·潮热汗出疗效分析 | 第24页 |
·心烦易怒疗效分析 | 第24-25页 |
·各次症状疗效比较 | 第25-27页 |
·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比较 | 第27-28页 |
6 合并用药 | 第28页 |
7 安全性分析 | 第28-29页 |
·一般项目 | 第28页 |
·实验室安全性检查指标 | 第28-29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29页 |
8 疗效总结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综述 | 第36-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51页 |
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和培训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