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论文选题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致密碎屑岩储层研究 | 第12页 |
·小层砂体等时对比研究 | 第12-13页 |
·流体性质识别研究现状 | 第13页 |
·工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完成工作量 | 第15页 |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15-18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8-25页 |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盆地构造背景 | 第18-19页 |
·盆地地质构造演化 | 第19-21页 |
·地层系统 | 第21-22页 |
·油气勘探现状 | 第22-25页 |
第3章 山_2~3段砂体分布和储层特征 | 第25-38页 |
·山_2~3 段砂体分布 | 第25-30页 |
·砂层划分 | 第25-27页 |
·砂层的对比及分布 | 第27-30页 |
·山_2~3 段储层特征 | 第30-38页 |
·山_2~3 段储层岩性 | 第31页 |
·山_2~3 段储层物性 | 第31-32页 |
·山_2~3 段孔隙结构特征 | 第32-34页 |
·山_2~3 段相渗透率特征 | 第34页 |
·储层的分类及非均质性特征 | 第34-38页 |
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第38-50页 |
·界面成因类型及其识别标志 | 第38-41页 |
·层序界面及识别标志 | 第39-40页 |
·洪泛面(湖泛面) | 第40-41页 |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第41页 |
·各级别层序基本特征 | 第41-45页 |
·短期旋回层序 | 第41-43页 |
·中期旋回层序 | 第43-45页 |
·高分辨率层序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 | 第45-50页 |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方法 | 第45页 |
·层序地层格架所反映的问题 | 第45-50页 |
第5章 气水层识别 | 第50-62页 |
·气水层测井曲线特征 | 第50-55页 |
·气层测井曲线特征 | 第51-52页 |
·水层测井曲线特征 | 第52-53页 |
·气水层测井曲线特征 | 第53-54页 |
·干层测井曲线特征 | 第54-55页 |
·山_2~3 段各类产层测井综合识别 | 第55-58页 |
·自然伽玛GR、声波AC 与不同产层的关系 | 第55-56页 |
·深侧向电阻率RLLD、补偿中子CNL 与不同产层的关系 | 第56-57页 |
·深侧向电阻率RLLD、声波AC 与不同产层的关系 | 第57页 |
·RLLD、CNL 与不同产层的关系 | 第57-58页 |
·各类产层的测井识别标准 | 第58-59页 |
·正态分布法识别气水层 | 第59-62页 |
第6章 山_2~3段气水分布特征 | 第62-73页 |
·山_2~3 段气水分布剖面 | 第62-66页 |
·山_2~3 气层气水分布特征 | 第66-69页 |
·地质特征 | 第66-67页 |
·气水分布特征 | 第67-69页 |
·山_2~3 气藏地层水特征 | 第69-73页 |
·边(底)水 | 第69-70页 |
·透镜体水 | 第70-71页 |
·凝析水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