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引言 | 第8-11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8-9页 |
(二)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二、体验的内涵、特点及分类 | 第11-18页 |
(一) 体验内涵的探讨 | 第11-15页 |
(二) 体验的特点 | 第15-17页 |
(三) 体验的分类 | 第17-18页 |
三、对小学生体验的多维度理解 | 第18-23页 |
(一) 小学生体验的内涵与特点 | 第18-20页 |
(二) 小学生体验的类型 | 第20-22页 |
(三) 小学生体验的意义 | 第22-23页 |
四、小学生体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3-34页 |
(一) 课堂内的调查与分析 | 第23-31页 |
1、对教师及师生关系的体验 | 第23-26页 |
2、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氛围的体验 | 第26-28页 |
3、对文本内容的体验 | 第28-29页 |
4、对学习目标的体验 | 第29-30页 |
5、对考试分数的体验 | 第30-31页 |
(二) 课堂外的调查与分析 | 第31-34页 |
1、对求学目的的体验:高尚?务实?功利? | 第31-32页 |
2、对课外问好的体验:认可?顺从?心酸? | 第32-33页 |
3、对课外活动的体验:自由、开放、愉悦 | 第33-34页 |
4、对课外管理的体验:权力?责任?艰辛? | 第34页 |
五、小学生体验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34-42页 |
(一) 体验的目的成人化、功利化 | 第34-35页 |
(二) 体验的过程压缩化、形式化 | 第35-37页 |
(三) 体验的方法结果趋同化、一致化 | 第37-39页 |
(四) 体验的条件局限化、制约化 | 第39-41页 |
(五) 体验的结果低效化、消极化 | 第41-42页 |
六、完善小学生体验的教育对策 | 第42-50页 |
(一) 充分认识体验的教育教学价值,加强小学生体验相关理论研究 | 第42-43页 |
(二) 更新不利于小学生体验发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 第43-45页 |
(三) 最大限度地利用、挖掘教材与教学中的体验元素,改进教学方法 | 第45-47页 |
(四) 变革教学制度,激活小学生体验,使其能够自由、开放地体验 | 第47-48页 |
(五) 鼓励、引导小学生体验生活、感悟人生 | 第48-50页 |
七、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