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法国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法国的传播与发展论文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21页
导论第21-29页
第一章 高兹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第29-52页
 第一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第29-44页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背景第29-38页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第38-44页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根源的揭示第44-50页
  一、“控制自然”的观念第44-45页
  二、科学技术的异化第45-46页
  三、异化消费第46-47页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二重矛盾第47-48页
  五、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第48-49页
  六、生态殖民主义第49-50页
 第三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第50-52页
第二章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及发展轨迹第52-85页
 第一节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第53-73页
  一、对萨特存在主义的理论继承第54-57页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批判第57-64页
  三、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思想的影响第64-69页
  四、舒马赫、阿尔文·托夫勒、伊万·伊利奇的影响第69-73页
 第二节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轨迹第73-78页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成期第74-75页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期第75-76页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成熟期第76-78页
 第三节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色第78-85页
  一、浓厚的乌托邦色彩第78-79页
  二、技术决定论的科技观第79-82页
  三、革命主体的消亡第82-85页
第三章 高兹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理论批判第85-117页
 第一节 高兹对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的批判第85-91页
  一、经济理性的产生第85-88页
  二、经济理性的危害第88-91页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批判第91-97页
  一、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运用加剧了生态危机第92-93页
  二、科学技术的性质第93-94页
  三、科学技术的分类第94-95页
  四、对“技术法西斯主义”的批判第95-97页
 第三节 对资本主义劳动分工的批判第97-101页
 第四节 对资本主义异化消费的批判第101-112页
  一、异化劳动与异化消费第102-103页
  二、虚假需要与异化消费第103-105页
  三、异化消费的危害第105-112页
 第五节 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批判第112-117页
  一、资本主义教育的特点第113-114页
  二、资本主义教育的危害第114-117页
第四章 高兹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第117-144页
 第一节 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批判第117-121页
  一、前苏联社会主义奉行的也是经济理性第117-118页
  二、前苏联生态环境的破坏第118-119页
  三、人的异化仍然存在第119-121页
 第二节 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第121-129页
  一、生态理性的内涵第122-123页
  二、更少地生产更好的生活第123-125页
  三、改造劳动本身第125-128页
  四、对劳动产品的改造第128-129页
 第三节 改造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第129-130页
 第四节 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第130-141页
  一、“非工人——非阶级”第131-135页
  二、女权运动第135-137页
  三、劳工战略第137-140页
  四、新社会运动第140-141页
 第五节 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道路第141-144页
第五章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启示第144-161页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第144-147页
 第二节 我国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第147-151页
  一、思想认识根源第147-149页
  二、经济因素第149页
  三、人口因素第149-150页
  四、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第150-151页
  五、法律与政治因素第151页
 第三节 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措施第151-161页
  一、树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第152-156页
  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党的领导第156-157页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第157-159页
  四、发挥我国在世界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第159-161页
结语第161-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70-171页
详细摘要第171-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光纤结构光学双稳态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生态主义的“红色”批判--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