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患者耳廓辅助诊断的研究
目录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47页 |
综述一 耳廓诊断的中医文献整理 | 第13-16页 |
1 中医古籍有关记载 | 第13-14页 |
2 耳穴与脾胃经络的病理反应 | 第14-16页 |
综述二 耳廓诊断现代研究概况 | 第16-22页 |
1 体-耳效应 | 第16页 |
2 耳廓循经感传的研究 | 第16-17页 |
3 耳廓的神经分布研究 | 第17-18页 |
4 耳廓的神经传导通路研究 | 第18-19页 |
5 耳廓神经的作用机制 | 第19-20页 |
6 耳穴诊断方法 | 第20-22页 |
综述三 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现况 | 第22-40页 |
1 HP的发现 | 第22页 |
2 幽门螺旋杆菌发现前后的改变 | 第22-23页 |
3 幽门螺旋杆菌的致病因子 | 第23页 |
4 HP的致病作用 | 第23-29页 |
5 宿主因素 | 第29-30页 |
6 综合HP的致病特性 | 第30-31页 |
7 HP致病分类 | 第31-40页 |
综述四 幽门螺旋杆菌诊断研究现况 | 第40-47页 |
1. 西医诊断HP的方法 | 第40-43页 |
2 中医诊断HP的研究现况 | 第43-47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47-97页 |
一、资料与方法 | 第47-52页 |
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52-83页 |
三、讨论及分析总结 | 第83-94页 |
四、结论 | 第94-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11页 |
附件 | 第111-117页 |
附件一 知情同意书 | 第111-114页 |
附件二 病历表 | 第114-115页 |
附件三 耳廓诊断量化表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119页 |
个人简历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