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Summary | 第3-6页 |
1 绪论 | 第6-17页 |
·项目背景 | 第6-7页 |
·水库生态调度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第7-14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7-9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目前常见的水库生态调度方式 | 第12-13页 |
·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模型的特点 | 第15-16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红崖山水库概况及基本资料 | 第17-24页 |
·红崖山灌区概况 | 第17-21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页 |
·区域水文气象 | 第17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 | 第17-19页 |
·社会经济 | 第19页 |
·生态环境状况及生态补偿措施 | 第19-21页 |
·红崖山水库基本资料 | 第21-22页 |
·区域系统概化 | 第22-24页 |
·区域系统的特性分析 | 第22-23页 |
·大系统的解耦与聚合概化 | 第23-24页 |
3 红崖山水库功能演变 | 第24-29页 |
·水库对灌区影响 | 第24-26页 |
·红崖山水库建成前 | 第24-25页 |
·红崖山水库建成后 | 第25-26页 |
·红崖山水库现行调度方式及不足 | 第26-28页 |
·红崖山水库现行调度方式 | 第26-27页 |
·红崖山水库现状调度的不足 | 第27-28页 |
·红崖山水库生态功能转变 | 第28-29页 |
4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定 | 第29-37页 |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义、组成 | 第29页 |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第29-31页 |
·红崖山水库下游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 第31-37页 |
·最小月平均流量法 | 第31-33页 |
·7Q10 改进法 | 第33-35页 |
·Tennant 法 | 第35-36页 |
·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5 红崖山水库库群生态调度模型 | 第37-40页 |
·红崖山水库库群生态调度准则 | 第37页 |
·红崖山水库库群生态调度模型建立 | 第37-40页 |
·计算单元的概化 | 第37-38页 |
·目标函数 | 第38-39页 |
·约束条件 | 第39-40页 |
6 红崖山生态调度模型求解 | 第40-53页 |
·模型求解方法 | 第40-43页 |
·离散微分动态规划算法(DDDP 算法) | 第40-42页 |
·可行搜索离散微分动态规划算法(FS-DDDP 算法) | 第42-43页 |
·模型求解 | 第43-52页 |
·约束条件的确立 | 第43-44页 |
·水库水位运行轨迹最大可行范围的确定 | 第44-50页 |
·水库优化调度的最优解的选择 | 第50-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讨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导师简介 | 第62-66页 |